陈硕真——中国第一个山寨女皇帝

陈硕真:又写作陈硕贞,睦州青溪县人,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起义,自封“文佳皇帝”。

在中国历史中,皇帝是个垄断性职业。

古代的皇帝沿袭的是宗法制,爸爸是皇帝,儿子也是皇帝,并且只有嫡长子才有这个继承权,当皇帝不是选状元,才能人品都不相干,血缘才是衡量的第一标准。这种制度很稳定,埋下的诸多祸患,也在很稳定的爆发。

一是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很多不是嫡长子的老二老三不服气,觉得自己有才有德,比老大强上一万倍,为什么不能当皇帝,举兵谋反,逼宫让位,历朝历代都不少见,具体例子如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

二是民意问题。谁当皇帝其实都没有过问过老百姓,以前是君主专制社会,皇帝好好干,天下太平,那大家相安无事是好事。一旦有个天灾人祸,事态严重起来,皇帝还不作为,老百姓心里就怒了,没事的时候天天收税,大祸临头了朝廷就不管我们死活了?事态严重的时候,就愤而揭杆起兵,呼朋引伴,推举出一个新皇帝来。这个历朝历代也不少见,例如陈胜吴广之流。

除了正规途径外,大家想当皇帝也只能通过这两条路子。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子——起义。并且她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起义出身的女皇帝。

陈硕真,这个名字乍一听恐怕都不熟悉,然而在她同期有另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大家都认识,就是那位功过任后人评说,事迹流传千古的女皇帝武则天。

陈硕真和武则天,两个人同在大唐,一个被淹没于历史,一个被千古传唱,命运一个天一个地。人们向来喜欢对比,民间也有过传说,说这两位女皇帝曾有过一段奇妙而短暂的交集。这里先不详谈,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山寨女皇的起义之旅是如何开始的。

陈硕真的家乡在睦州青溪县,就是现在的浙江淳安附近。

这个地方以山高谷深,物产丰富出名,朝廷当这里是块肥肉,当地的官员也因此搜刮了不少好处。虽然平日里老百姓很受剥削,但至少还能过活,彼此也都相安无事,然而天灾不频,人祸常有。有一年,青溪县碰到了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灾情就很严重,这儿的老百姓是靠山吃山,这一场洪水来势汹汹,把收成的希望全都冲没了。

本来收成不好,又是洪涝肆虐,老百姓过得很是煎熬。官府明明知道灾情泛滥,不仅不打开粮仓赈灾,还雪上加霜,苛捐杂税照收不误,甚至有强占民产,豪强逼掠的事情发生!老百姓没办法啊,没吃的没穿的,连房子也叫别人占去了,那路上逃难的,哀鸿遍野,饿殍遍地,情形凄惨至极。

当时的陈硕真看到这一幕幕,大为心酸,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从小和妹妹相依为命,过怕了没吃没穿的日子。如今妹妹嫁了人,自己也在一家富人家中帮佣,好容易告别了过去。又见到自己的乡亲们受到如此苦难,她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当晚就开了自家东家的粮仓。

她这厢大开方便之门,难民解了一时之急,对她感恩戴德。后面陈硕真可遭了殃了,东窗事发后,她被东家打得死去活来,气息奄奄地锁在柴房里等死。

幸好受她恩惠的那帮乡亲,还记着报恩。一群人商量好硬闯柴房,把命悬一线的陈硕真救走了。

这个时候的陈硕真,走投无路,只有藏在覆船山上,她左思右想,一边考虑自己的后路,一边又想到乡亲们的惨状,思来想去,官商狼狈为奸,皇帝也不管我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了李唐王朝!造反需要人手,多多益善才好。

陈硕真就想到了利用道教来招揽人心 ——可以说是非常机智了。

自古以来,起义往往爱和宗教掺和在一起,汉末黄巾起义的张角利用“太平道”来组织群众,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也是利用基督教招揽信众。

当时的唐朝王室,以老子李耳之后自居,大力发展道教,道教很是吃香。太上老君,就是道教里面鼎鼎大名的一个神仙。陈硕真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即将得道的道姑,其实就是利用当时,民间对道教的推崇,和老百姓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现代人都知道,遇到神仙这种事情都是骗小孩的。但是古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也没九年义务教育,也不知道科学。在那个三分看天气,七分靠打拼的农耕文化下,神仙信仰就跟我们现在的日常迷信,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精神慰藉。

野史中记载,陈硕真逃到了覆船山,有奇遇,在山中得以见到太上老君,传授了无上仙法。陈硕真下山后现身说法,用她的仙术征服了一大群父老乡亲,不久之后,陈硕真就开了个告别会,对他们说,我即将羽化升仙去了,你们不要记挂我。结果她这个告别会没开完,就被久候多时的官兵给抓住了。原因是她妖言惑众,扰乱民心。

然而蹊跷的是,当时陈硕真被抓没多久,很快就给放了。

按理说陈硕真当时的“仙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诈骗。官府抓到她,免不得要严刑拷打,吃一阵子牢饭。按照之前民众暴动的情况来看,官府也并非善类。史书上说是证据不足,无以为供,所以就把陈硕真放了。就不太合情理。

有一种说法,是陈硕真其实是个美人,美人自有美人的手段。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史料。

还有一种说法,是陈硕真底下的信众筹钱来替她贿赂官员,打通关节,才出了大牢。这个说法,也是最被人们广泛接受的。

而躲过了一劫的陈硕真,深深觉得孤军奋战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候她联系上了一个人。章叔胤,他是陈硕真的妹夫,颇有几分文采,擅长笔上功夫。得知了陈硕真的计划之后,不多久就加入了陈硕真的起义事业,在陈硕真再次出山之际,承担了陈硕真起义事业中的大量组织宣传工作。

章叔胤开始到处宣传,说陈硕真已经修成正果,拥有神力,驱使鬼神不在话下。为了佐证他的这番言语,陈硕真不止一次地显露了“神迹”,方圆百里的人们都知道了陈硕真的大名,笼络了一大批信徒。后人推测陈硕真所施展的神迹,应该是使用了一种非常厉害的骗术,可能是魔术和杂技的结合。这种“神迹”在《新唐书·崔义玄传》中有记载,“于是姻家章叔胤妄言硕真自天还,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转相荧惑,用是能幻众……义玄发兵拒之,其徒争言硕真有神灵,犯其兵辄灭宗,众凶惧不肯用。”

不知道陈硕真用的什么办法,百姓深信不疑也就罢了,连官府都相信她有法术和神灵附体。这样看来,陈硕真如果穿越到现代,应该可以作为魔术师大放异彩。

陈硕真被放出来之后,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露过脸,而章叔胤照旧在阵前指挥,便有人猜测陈硕真因为被官府抓过一次,所以心生惧意,到其他地方躲难去了。

陈硕真到底去了哪?

有人说她去了长安,躲进了皇家寺庙感业寺里。

感业寺,位于长安城西十五里地,乃是皇家供养的寺庙。为何名曰“感业”,还得从隋炀帝说起。隋炀帝的文才武功在中国的皇帝里是非常有名的,他修了运河,征了高丽,隋炀帝便觉得自己干的事情世上无人能及,是上天赐予他的事业,于是大兴土木,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感业寺由此而来。

永徽元年(650年)三月,春光正好。感业寺附近就有许多前来踏青的游人。

人一多就龙蛇混杂,里面有几个纨绔子弟,东张西望,见到寺里的一个尼姑长得甚是貌美,上来就出言调戏。

那尼姑何曾被这样对待,进退不得,正是羞愤难当。

这时旁边一个路过的人,正是寺中的慧觉尼姑,她一向见不得不平之事,大喝一声,三下五除二,就打得几个大男人抱头鼠窜。

这小尼姑受她相助,万般感谢。

两个人交谈了几句,觉得大为投缘,两人都是一般才华,眼界不凡,又是同在寺中修行,经常来往,关系一来二去就更好了,于是顺理成章地结拜成为金兰姐妹。

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个叫慧觉的尼姑,就是陈硕真。而那个小尼姑,就是受太宗遗命前来修行的武则天,这个时候她还是叫做武媚。

陈硕真究竟是怎么摇身一变,成为慧觉尼姑的呢?

还是跟她之前被捕的经历有关。陈硕真自称神仙的事情已经引起了朝廷的警觉,为了逃避朝廷追捕,清溪这个地方自己不能再呆了,那去哪好呢,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干脆跑到天子脚下,这样一来,地方官员鞭长莫及,想抓她也抓不了。

她在寺中一呆就是几年。

直到一天,高宗皇帝李治派大内总管到感业寺宣召,封武则天为昭仪,迎取她回宫。临行前夕,两人彻夜长谈,她们从佛门谈到农事,从国家前途谈到个人抱负。

清晨,迎接昭仪的车驾来到了感业寺,姐妹俩依依惜别。

登辇前,陈硕真忽然对武则天轻声说道:“两年后东南有战事,即姐所为也,望妹不以姐为不忠,给予赞助。”

武则天若有所思,颔首示意。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初。陈硕真吸纳了大批信徒,方圆百里有无数人前来顶礼膜拜。

陈硕真认为时机已到,在发兵起义的同时,建立政府组织,自称为“文佳皇帝”,任命章叔胤为宰相(仆射),童文宝为大将。

陈硕真发动起义后,立即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拥护。

短短时间内,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陈硕真占领睦州之后,就命令大将童文宝领兵四千去攻打婺州。

陈硕真一路顺风顺水,不料,却在这里碰到了她的大克星。

婺州刺史崔义玄,此人身经百战,是个智将。

崔义玄在城中闻报警报,立即召集文官武将,准备发兵抵抗,底下的士兵却纷纷说:“陈硕真有神灵护卫,敢与其兵对抗者,无不杀身灭门,还是回避为上。”没人愿意去!崔义玄没想到仗还没有打,自己的兵都怂了。

这时,一个叫崔玄籍的司空参军却说:“顺天心合民意的起兵,有时尚且不能成功,陈硕真不过是个有点法术的女人,一定坚持不了很久。”崔义玄闻听此言,觉得终于找到个靠谱的了,非常高兴,立即命崔玄籍为先锋官,他自己统率大兵跟进。

陈硕真闻知童文宝在婺州受阻,立即前来支援支援,参战的义军达数万人。义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但起义不过一个来月,战士未经训练,战斗力有限,过去能克州陷府,凭的是声威和拼劲,如今声威和拼劲虽在,依旧改变不了杂牌军的事实。当面对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官兵就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两军僵持之际,一天晚上,忽然有一颗陨星坠落在陈硕真的大营中。

崔义玄立刻大造舆论,说这就是陈硕真的将星陨落,陈硕真必死无疑。要知道陈硕真就是义军中的精神支柱,义军相信她是神仙,所以一路上他们才能战无不胜。到了婺州之后,久攻不破,士兵士气本就不高。如此,天降异象,陈硕真一方被崔义玄一挑拨,军心动摇,士气大大低落。

这一局,崔义玄胜了半筹。

公元653年十一月底,扬州长史房仁裕的援军到达婺州,与崔义玄前后夹击义军。战斗情况相当惨烈,起义军死伤惨重,万人变为俘虏。

义军一败涂地,文佳皇帝陈硕真和宰相章叔胤也被俘虏。

据说,陈硕真曾派潜伏在京城“内线”通过“关系”为武昭仪送去一封信。然而信送去了,却如石沉大海,再没有了消息。

陈硕真悲呼“义妹不义”。被崔义玄以酷刑处死。

史书记载,陈硕真的结局是“斩之”。什么是斩之?

《新唐书·刑法志》提到,隋朝以前死刑有五种“罄,绞,斩,枭,裂”。唐朝时减少为“绞,斩”两种。

这里的“斩”是指腰斩。腰斩之后,虽然内脏流出,但是主要器官没有受到损伤,人还是清醒的,在这段短暂的清醒时间里,其遭受的痛苦之大,惨绝人寰。

然而野史中,说崔义玄等人对其“甚辱之”。

腰斩,当然起不到凌辱的作用。陈硕真作为起义军的统领,一方百姓的白月光,崔义玄在处死她之时将其当众凌辱,有摧毁大家精神象征的意思,况且古代对谋反罪从不轻饶,对犯罪的女子,所采取的的刑罚更是痛楚难堪。所以陈硕真受的刑罚,大概是一种肢解刑。

为了达到凌辱的目的,在对陈硕真用刑之时,要剥光衣物,这又是中国古代另一种卑劣至极的刑罚——裸刑。

古代女子的地位卑微,如果被不相干的男子看到自己的脚,都能被唾沫星子淹死。更何况是暴露身体,被众人围观,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古代犯罪的女子就格外悲哀,入狱时被牢头玩弄是常事,受刑之时还要脱去衣物,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刑,被衙役故意轻薄,市井无赖围观着耻笑凌辱。有些女犯人受刑出来之后,衣裳都被围观者故意抢走,有谁给她披衣都不准,就是为了看女人赤身裸体的难堪模样。

这种种一切,卑鄙至极,下流至极,受过刑罚的女子往往大为崩溃,甚至当场碰柱求死!这无异于一场光明正大的聚众强奸。

陈硕真所遭受的更加恐怖,她的结局本就是死,然而到了死前,也要被延长屈辱。相传她被脱掉衣物之后,割除了胸前双乳,还被剖割了阴唇、子宫,这一切都在她清醒的状态下完成。并且她在刑房里,还遭受过竹鞭抽打和钢针穿扎……

大家可以联想一下,电影《风声》里面的周迅,她受刑的惨状,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陈硕真也从来没有过半句求饶。真正的铮铮铁骨。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陈硕真为中国第一女皇帝。

但历史上更多人不承认陈硕真的女皇帝的身份,因为她虽然是称帝了,也建立了政治制度,甚至有文武百官。可她终究是失败了,在位不过两月,成者王,败者寇。陈硕真不符合称帝的标准。

其实,这就是两种思维。就跟创业一样,你敢想敢干,大家觉得你是个好苗子,然而你轰轰烈烈地闯荡,获得许多人的称赞,最后你创业失败了。一部分人还是赞美你的勇敢,学习你的勇敢,还是有一部分人指出你的不足,觉得你不足以与成功的创业者比肩。

但是不管怎么样,勇于改变自我是没有错的。

有时候,那一份永不屈服的希望,比成功来得更宝贵。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唐纪》、《陈硕真传》、《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列传》等。皇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