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莱奇,世纪骗子or艺术天才? | 藏拍·人物

沃尔夫冈·贝特莱奇(Wolfgang Beltracchi),这个人物一直以来在艺术界备受争议。他因伪造大师级绘画而为世人所知。这些伪作近300幅画,每幅售价高达数百万美元,其伪作逃过了无数鉴定师和专家,甚至骗过了苏富比、佳士得等知名拍卖行,轰动了整个艺术圈,可谓是将艺术界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凡事总无绝对,历史上太多伪作故事伴随着众多艺术家、藏家与传奇。有人称他是世纪骗子,二战后最猖獗的艺术伪造罪犯,无数鉴定师对他嗤之以鼻。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艺术界的同行认为他是不可多见的天才。“伪好物”如果不做“伪”,也可以摇身一变为杰作。

1“钛白”引出的艺术大案

试想一下,倘若“钛白”这个颜料被发明的年代不是1916年,而正好是1914年。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贝特莱奇——这个人物的存在,他的伪画也将会继续在艺术市场被当作真迹持续流通。

| 贝特莱奇伪造《红马肖像》

2006年,贝特莱奇伪造了德国荷兰籍抽象画家海因里希· 坎本东克(Heinrich Campendonk)于1914年创作的《红马肖像》。该画很快引起了艺术界的轰动,画家的儿子证明了该画的真实性,鉴定专家认为,画作技巧和艺术风格都俨然是画家早期的作品,甚至还称其是画家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该伪画曾是德国当年最高成交价拍品,来自马耳他的一位藏家以288万欧元高价,从拍卖行买下了它。2年后,该藏家将画送到英国科学家、绘画颜料专家尼古拉斯· 伊斯托博士(Dr. Nicholas Eastaugh)那里做分析,“破绽”随之被揭开——颜料中有不符合作品创作年代的“钛白”。原来钛白这种颜料被发明的年代是1916年,与成画年代1914年不符,画家无法使用到钛白这种颜料,也就是说该画是赝品无疑。

| 贝特莱奇与妻子

一系列的调查很快展开,“多米诺骨牌”艺术骗局被推开了,贝特莱奇这个名字浮出水面。2010年,贝特莱奇夫妇因涉嫌伪造36幅画作,在德国弗莱堡的别墅中被捕。2011年,贝特莱奇被判入狱6年,他的妻子海伦娜作为同谋被判4年。

| 贝特莱奇和她的妻子制作的假照片,以提高伪作可信度

《红马肖像》被鉴定为赝品后,成为欧洲艺术界最大的一宗假画拍卖案。在画廊、拍卖行、收藏圈和博物馆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伪画的数量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贝特莱奇承认他伪造了马克斯· 恩斯特(Max Ernst)、海因里希· 坎本东克(Heinrich Campendonk)、费尔南· 莱热(Fernand Léger)、凯斯· 凡· 东根(Kees van Dongen)等50多位艺术大师不同作品,业界估算伪画大概有300幅以上。而这些画因年代和经手人太多无法追查,也许现在依旧挂在某个博物馆,或某位藏家的家中。“我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伪造者,许多伪造者无法复制每一个艺术家,但是我可以。”出狱之后,有人问贝特莱奇:“知道自己错了吗?”他的回答是:“是的,我错了,我不该用钛白。”

2细致入微的“特殊技艺”

贝特莱奇于1951年出生于德国西北部小镇赫克斯特。他父亲是壁画师兼修复师,平时会临摹名家的画作出售,以贴补家用,贝特莱奇继承了父亲的绘画天赋,甚至青出于蓝。20世纪60-80年代初,在艺术学校退学后,贝特莱奇受嬉皮文化的影响,四处旅行。为赚取旅费,他开始边旅行边售卖小件伪作。凭着天赋,他在艺术界也曾小有成就,1978年,他在慕尼黑的艺术展览上展出过作品。“绘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像跟刷牙一样。大家都会画,没有什么特别神圣的。”他表示。

| 贝特莱奇14岁临摹毕加索的作品《母亲和孩子》

1995年,贝特莱奇和他的妻子海伦娜一起开始了“行骗”,第一幅作品是海因里希·坎本东克的《少女与天鹅》。伪画被佳士得以6.75万英镑卖出。有过创作历史断层的画家,和下落不明的画作是贝特莱奇伪造的主要对象。事实上,贝特莱奇是有艺术才华的。比如他伪造的德国画家坎本东克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上以超过真迹3倍的价格成交。另外他伪造的画家马克思· 恩斯特的作品《森林》,不仅被画家本人的遗孀称为“所见过最好的恩斯特的作品”,同时还被借往德国马克思·恩斯特美术馆,并被藏家以700万美元购入,可画家从未画过《森林》。

| 贝特莱奇伪造《森林》

为何他会伪造得如此“天衣无缝”?贝特莱奇表示他有一定的原则,首先非同一时期的颜料和画框不用,且画框后印章的来源地……都要符合被仿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其次,他自制了特殊烤箱来加速画的老化,使其形成合理断裂层。不同时代的颜料特色、油彩干燥程度、画作气味、画框内灰尘等等细节他都非常考量。为避免画作被X光、化学分析和电子显微镜鉴定出来,他还会将画作送到私人实验室进行分析,确定其画是否还有破绽。

3伪画也是一种“原创”

“假设我签署的是自己的名字,那么所有的罪名都是不成立的。”贝特莱奇为其“伪作”的原创性辩解道。的确有藏家知道他的画是伪作,还依旧坚持保存下了他的画。出狱之后,贝特莱奇在家乡举办了自己的名为“自由”的个人画展,完成了从“造假大师”到“艺术天才”的身份蜕变。他的经历和伪造过程,似乎和我国的张大千有异曲同工之处。

| 去旧画市场购买画作,作为“原材料”

的确,在创作伪画方面,他并非是一味地模仿,用他的话来说,整件事情并不容易。他之所以能够将伪画做到如此成功,主要原因是他真的在创造,在“原创”。“你无法完全复制一幅画,一份复制品永远不可能和原作一样。”首先,他饱读了艺术史知识,并且每次作画前,都会大量阅读被仿艺术家所有资料,他会奔走欧洲各地去展览馆、博物馆、画廊观摩原作,甚至还会去画家所居住过的地方游历,感受融入画家当时作画的场景。

| 刮掉颜料,留下画框与画布

“你必须了解这位艺术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必须了解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完成一幅作品。”比如,在伪造的法国野兽派画家安德烈· 德兰的作品前,他特意去了法国的科利乌尔的小镇,仅仅是因为画家曾经短暂居住于此。“我要去看看那里的村庄、海滩和光线,我要感受整个环境和夏日的心情。我要成为那个时代的人。”

| 后期处理做旧

目前,住在瑞士和法国的贝特莱奇,每天的工作依旧是画画,只是他不再伪造了。贝特莱奇的“伪作”丑闻带给了他臭名声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关注。现在他可以自由地画画,签署自己的名字,并且不用担心画卖不出去。尽管有些艺术界人士对他嗤之以鼻,但是依旧有无数各界名流来找他作画。贝特莱奇的伪画创作生涯还被拍成了纪录片——《苏富比伪画大师》,并荣膺2014年“德国奥斯卡”美誉的萝拉奖。

| 关于贝特莱奇的纪录片《苏富比伪画大师》

如今拍卖市场中天价作品频频现世,使得艺术赝品与艺术欺诈等事件屡见不鲜,伪造名作的假画在市场上流通,后被查出是赝品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艺术市场的荒诞性。

-END-

文/李姜冉

今日编辑/左道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