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亮剑》三个团长的结局不同?看看他们的部队番号就知道了!

《亮剑》中李云龙、孔捷和丁伟三人同是晋西北的团长,为什么最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呢?其中这就要从他们离开晋西北后的战斗和所在部队编制说起。

丁伟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天才的战术指挥。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任28团团长、129师新编第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野战军某纵队司令员,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他更是所向披靡。新中国成立后到他同李云龙和孔捷在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学习,毕业答辩是提出了:今后苏联很可能是对中国最构成威胁的国家。1955年丁伟被授予少将军衔,然后他被调任北京军区参谋长。所以最后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一次言语过激的表现就导致了他最后的结局。

举报

抗战胜利后,孔捷率部队出关,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岛,成了军长。第四野战军就是原来的东北野战军,而东北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来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孔捷的部队随四野H兵团首批入朝,参加了四次战役。战争后他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学习,毕业论文题目为《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1955年孔捷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曾指挥重炮群与苏联侵略军激战数日。在最后的日子,他派人接走了老战友李云龙和赵刚的孩子们,并抚养成人。

李云龙的独立团原本是隶属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后来在淮海战役前被编入华野11纵的建制当中,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政治委员, 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其中的三野第10兵团在福州市解放后,即兼福建省军区。书中的李云龙就应该隶属于这支部队,因为他的在去军校前的职务就是福州军区C军副军长。所以虽然李云龙的结局在丁伟之后,但终于是没有逃过命运两个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