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留下一宝物,致使徽钦二帝惨被掳走,靖康之耻后方才被找到

说起北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提及北宋的开创者宋太祖赵匡胤那就更不用说了,关于他的故事让评书人说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什么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等。

而所谓的黄袍加身看似无辜的赵匡胤睡了一觉就被强行推到了皇帝宝座之上,当时他还不情愿,甚至一再推辞,最后被士兵以生死相逼的方式让他无奈的穿上龙袍成为了天子。而天上哪有这样的美事,谈古论今能够以如此容易的方式成为开国皇帝恐怕也只有赵匡胤了。

不过大家仔细的来推敲推敲,以如此舒服的方式得到江山社稷可能吗?所以从后来赵匡胤的种种行为和表现中皆可看出他的心虚,如善待柴氏子孙,不杀前朝旧臣等等。

但无论怎么说,赵匡胤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了,他终结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形势,开创了一个富庶无比的王朝。

但是赵匡胤并没在生前完成统一中国的梦想,而且子孙后代更是没人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来完成这样的梦想。就拿后继者自己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来说,在赵匡胤开疆拓土的基础上平定了南中国,在灭掉北汉后,为了收复被石敬瑭以儿皇帝奉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自己御驾亲征与契丹军正面交锋,最后被打的落花流水,甚至还差点命丧高梁河。

不过赵匡胤总结了前朝的经验以宝物的形式传给了子孙后代,这就是一直以来非常神秘的太庙石碑祖训,在北宋灭亡前,历代皇帝都要亲自进行拜读,而且需将每个字牢记于心,同时这个机密只许皇帝知道。

如此神秘的宝物一直让人感到很好奇,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被北宋的灭亡而被公开了,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南下一举攻占了北宋的京城东京汴梁,并且掳走了徽钦二帝和赵氏皇族、妃嫔大臣(徽宗儿子中也只有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史称靖康之难。金军以土匪般的抢掠方式进入到了皇宫,并开始大肆搜罗金银珠宝。

于是在进入太庙后发现了被黄绸缎遮盖的一尊石碑,在南宋陆游所做的《避暑漫抄》中有详细记载上面刻着: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自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按照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的话,意思是说:第一,后周柴氏子孙犯罪不能处以刑罚,不能杀戮连坐,第二,对于上书进言的人和士大夫不能用死刑,第三,子孙后代必须盟誓遵守,不然会遭到老天报应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祖训,却给北宋带来了两个非常极端化的结果,对于士大夫非常的优厚,这给予了文官很大的权力,反正不能动死刑,所以让文官享了大福,就算是贪污再多也没办法动用死刑。

为此文官干预军事也成了家常便饭,从北宋前期就可以看出苗头,大家所熟知的《杨家将》就是一个例证,虽然史实和演义有差别,但是文官王侁对军事的干预导致了宋军对契丹的惨败,最后还导致了一代名将杨业的惨死。而从北宋灭亡的那段历史中也得到佐证,太监童贯蔡京等奸臣当道胡乱指挥军事,前方身经百战的将士无法灵活机动,无论对与错都要听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号令,让宋军连连惨败,最终导致灭国。所以赵匡胤留下的这个宝物给子孙后代带来了如此大的灾祸,最终让徽钦二帝身死异国,子孙后代遭了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