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之后长安城为何迅速衰落

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由秦朝至今先后有13个朝代选择定都长安,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两个朝代汉代和唐代也都是以长安为首都的时代。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自唐朝灭亡之后除李自成短暂定都外,其他时间更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仿佛褪去了汉唐时的光辉,其原因在哪呢?

长安城

第一点,古代具有都城效应,选择在哪定都,就会迁徙聚集大量的人口,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的朝代建立后,由于天下初定,最开始一般都会首先选择自己的势力范围来做都城。如汉高祖入关时与秦民约法三章,后降服三秦,以秦地为基础统一天下,所以长安地区就是刘邦的大本营,再加上此时关中相对发达,自然选择定都与此。汉光武帝刘秀因为手下都是为关东人士,且自己老家在南阳,起势在河北,自然也很难把都城迁回长安。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当了皇帝之后,第一件事也是把都城迁回自己的大本营北京。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因关中隋军少趁虚而入占领了长安,在加上关东大乱,强敌如林,所以选择长安为首都进可攻退可守。而唐代之后的皇帝几乎没有以关中为大本营的(李自成除外),自然不会选择关中地区。

第二点,关中地区在秦汉时期是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天府之土,而隋唐时期人口大量聚集,关中的粮食供应是个难题,所以隋文帝开始虽定都长安,但登基没几年就开始修建东都洛阳,到隋炀帝时期彻底迁都洛阳,主要原因是关中粮食供应困难。包括隋炀帝修建导致神州沸腾的大运河也是因为如此,从江淮地区调运粮食到北方。唐代的皇帝在一年的某个阶段经常会带着浩浩荡荡的大批人马巡幸洛阳,实质就是去洛阳讨饭,减轻长安的粮食压力,因为这个阶段可能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段。而到了唐代后期,大运河年久失修,经常淤堵,更加减弱了粮食输送能力。

盛唐杨贵妃

第三点,唐末的黄巢之乱和朱温篡唐彻底毁坏了长安城。黄巢曲线攻占长安之后大肆劫掠,后唐军收复长安成功,黄巢乱军又重新占领了长安,并且迁怒于百姓协助唐军攻城,大肆屠杀百姓破坏城市。后来朱温奉诏入长安,效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故事,将唐昭宗前往自己的地盘洛阳,并强迁百姓东走,下令彻底拆毁长安城,长安遭受灭顶之灾。

黄巢杀人八百万

第四点,古代都城需要囤积大量的军队,如宋代东京80万禁军,朱棣迁都北京也是有抵御蒙古加守卫都城在一起,节约兵力的考虑。而宋代之前少数民族威胁在西北,宋代时候多在东北,所以“天子守国门”的考虑,长安也不适合做都城了。

再加上关中地区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更加剧了长安的衰落。明太祖朱元璋欲迁都长安曾派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得出的结论是长安已经不适合做都城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