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最聪明的人,死前定下一计谋无人能解,刘禅做一件冲动的事

《三国演义》这本书想必大家都读过,其中诸葛亮辅佐穷小子刘备成就帝业,并且在刘备死后更是竭尽全力辅佐刘禅,屡次北伐。虽然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但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忠臣的形象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早年时在隆中耕种,在此期间还娶了一个长相奇丑的女人。后来刘备来到荆州后,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诸葛亮上演了著名的隆中对,可谓是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自此之后,诸葛亮全心全意辅佐刘备打江山,立下了不少功劳,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堪称是三国时最聪明的人。但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诸葛亮死前定下一计谋无人能解,并且十分巧妙,无人能猜透其中的玄机。据史料记载,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不幸病逝在五丈原,年仅54岁,大家要知道的是,诸葛亮可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如今不幸去世。

本应当得到蜀国的国葬,然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刘禅并未给诸葛亮举行多么隆重的葬礼。当然这并非是刘禅忘恩负义,而是因为诸葛亮自己要求的薄葬,那么这到底是为何呢?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的陵寝,基本上都会惨遭偷盗和挖掘,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位高权重,生前享尽各种荣华富贵,死后更是将大量的陪葬品带入到墓地中。自然会遭到盗墓贼的惦记,导致许多帝王将相死后还被暴尸荒野,十分可怜,三国时期曹操不就是这样干的吗?据资料揭露,当时曹操在军费出现紧张的情况下,盗掘了不少帝王将相的陵寝,为此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盗墓机构,这便是著名的摸金校尉。诸葛亮和曹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个问题。诸葛亮十分明白,自己在生前也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也不怀好意。

因此诸葛亮在死前,曾特意写了一封迷信交给刘禅,信上大概是这样的意思。“我死之后将我埋在定军山,墓上不要有拢土,附近也不要种树,更不要一件陪葬物品,只需要把棺材放下就好。”然而诸葛亮是否葬在这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在死前曾安排4个人为他安葬。这4个人抬着棺材一直往南走,绳子什么时候断就在什么地方安葬,然而这4个人抬了三天三夜,绳子都没有断,于是这4个人打算就地安葬。蜀国皇帝刘禅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做一件冲动的事。居然将他们4个人全部处死,从此之后,再也无人知晓诸葛亮的墓地所在了。坦白来说,这一切应当都是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后来定军山的诸葛亮陵墓被确定为衣冠冢。就这样诸葛亮的真身到底葬在哪里,千百年来无人得知,可以这样说,诸葛亮死前想出最后一个计谋,足足欺骗了世人近2000年。

笔者认为,诸葛亮作为一代忠臣,竭尽全力辅佐两代君主,并且最终还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着实是让人感动。不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却极大的神化了诸葛亮,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十分突出,然而军事才华其实并未那么出神入化,这点是需要明确的。除此之外,刘禅后来说过乐不思蜀的话,导致许多人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凭借一己之力足足掌控蜀国数十年,如果他真的是昏庸无能,也许早就灭亡了,他肯定还是有点本事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