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一是谁?他为何对洋务运动前后态度不一致呢?

晚清风云人物层出不穷,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晚清名臣更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同样出身湖南,同样以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刘坤一,就显得没那么耀眼。但是,刘坤一的政治地位毫不逊色于以上四人,刘坤一曾先后担任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南洋通商大臣,是晚清不可忽略的重要政治人物。

刘坤一

刘坤一,字岘庄,1830年生于湖南新宁,1902年,卒于两江总督任上。刘坤一与左宗棠的经历十分类似,他们都是湖南人,都没能考上进士,都是以儒生的身份办团练,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战功起家。

但是不同意才华横溢却又桀骜不驯的左宗棠。刘坤一按部就班,以战功为倚仗,从教谕、知县、知州、广州按察使、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乃至成为两江总督、两广总督,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升至封疆大吏。

左宗棠

也不同与始终坚持洋务运动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政治生涯早期的刘坤一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在任职期间励精图治,“忠君、爱民”,但却对“师夷技长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不以为然,也明确反对兴修铁路,架设电线等行为。然而,反对这些的刘坤一并非出于私心,而是认为这些虚无缥缈,“徒令洋人所笑”。

晚清四大名臣

1874年开始,刘坤一先后担任了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广总督等职。作为一方封疆大吏,刘坤一开始大量接触洋务,随着对洋务的了解加深,刘坤一开始改变反对洋务运动的观点,变得有限支持。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然而一贯被封建士大夫们看不上的日本却击败了庞大的大清帝国,包括刘坤一在内的爱国人士受到强烈的震撼并惊醒,他们纷纷改弦易辙,支持变法图存。

刘坤一像

刘坤一先后向清廷上了多个条陈,极力宣扬变法和洋务,1901年7月,刘坤与张之洞联名上奏了《江楚变法三折》,成为晚清新政的倡导者和设计者之一。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刘坤一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广总督的李鸿章等人宣称“东南互保”,拒不奉诏,可见此时,刘坤一已经由传统“忠君”思想转变为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了。1902年,刘坤一去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