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曾七次向唐朝求援, 但是唐朝却委婉拒绝

汉唐两朝是我国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时代,在他们的时代,虽然国土面积不是最大,经济也不是最发达,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却远播整个亚欧大陆。从前的华夏族在后来被称为汉族,到现在为止人们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就是证据。可以说,汉唐两朝已经深深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唐朝的时候,我国的开放政策吸引了很多国家,从而也让很多国家将中国视为保护神。例如曾经声威大震的波斯帝国在亡国之后,国王伊嗣埃祖孙三人就曾经前后七次向唐朝求救,但是却都被我国予以拒绝。

波斯第二帝国(以下简称波斯),始建于吴黄武三年(224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期,是在安息帝国废墟上创建的,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大帝国。波斯自创建之日起,便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经过数百年的征战,到武德三年(620年)前后波斯的版图达到巅峰,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小亚细亚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部分沿海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势力范围延伸至印度,甚至一度还占据过巴勒斯坦地区和埃及,面积约5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70万,在当时是可与东罗马帝国和大唐帝国相抗衡的世界强国。

由于长期与东罗马帝国的征战,波斯国力实力大损、危机重重。就在此时,阿拉伯人开始在西亚地区狂飙猛进,给本已腐朽不堪的波斯帝国以连番重创。贞观十一年(637年),在哈里发奥马尔的领导下,阿拉伯军队在卡迪西亚会战中,重创波斯首相罗斯塔姆统帅的军队,随后攻陷波斯的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东方逃遁。

国都的沦陷对波斯来讲不啻于“釜底抽薪”,而随后的纳哈万德战役惨败更是击碎波斯复国的最后希望。据《旧唐书》记载,伊嗣埃三世在向东逃遁的途中,曾经先后于贞观十二年(638年)、贞观十三年(639年)、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四次遣使向唐太宗求救,但是都被后者以路途遥远为由婉拒。伊嗣埃三世遇难后,其子卑路斯继位,并率部众再向东逃至吐火罗(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北部)。

伊嗣俟三世(中)的加冕式

卑路斯志在恢复,尽管其父四次向唐求援被拒,但依然本心不改。卑路斯历经周折逃到吐火罗,得到当地人保护后于永徽五年(654年)派使节向唐高宗求援。唐高宗以“路途遥远”为由再次拒绝了他的请求。龙朔元年(661)年,卑路斯第二次派使节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没有明确拒绝,在当年下诏建立“波斯都督府”、让卑路斯担任当地都督,又在次年封卑路斯为“波斯王”。应该说,截至此时,唐王朝还是给予了卑路斯一定的帮助,唐高宗或许希望利用卑路斯的影响力控制中亚地区、减缓阿拉伯人东扩的进程。

最左边的部分即是“波斯都督府”

上元二年(675年)左右,卑路斯来到长安。唐高宗将他封为右武卫将军。但卑路斯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后不久便逝世了,他的儿子泥涅师继承了这一官职。调露元年(

679年),唐高宗下令大臣裴行俭将泥涅师及其部众送回波斯,不过泥涅师一行人只走到吐火罗地区就没再前进。

泥涅师在吐火罗居住了20多年后,又在景龙元年(707年)返回长安,被唐中宗授予左武卫将军,最终病死长安。卑路斯父子的萨珊王朝复国梦最终未能实现。

负责护送泥涅师的唐朝名臣裴行俭

唐朝之所以未能出兵,主要原因如下:1、路程遥远、后勤压力巨大。在古代世界,劳师远征本就是兵家大忌,唐朝即使从西北疆域出兵中亚,路途也有千里之遥,成本太高、得不偿失。2、即使不考虑路途遥远和补给问题,唐朝当时频繁的对外战争也使它无暇东顾。比如,唐太宗时期与突厥和吐谷浑的战争、唐高宗时期对西突厥和朝鲜半岛的战争持续时间均较长。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唐朝很难拿出足够的兵力支援波斯。​3、最重要的是,唐王朝的战略重心基本上还保持在东亚范围之内,历代唐朝皇帝对西域和中亚诸国的态度只是“确保朝贡臣服”而非“实施武力征服”,他们对中亚事务的关注度远没有对突厥、高句丽、吐蕃等政权的关注度高。因此,从根本上说,唐朝没有出兵支援波斯是由国家战略决定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