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廷太医,必须是高级养生师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万物皆备于皇室。在医疗保健方面,太医院无疑聚集了当时最著名的医生,如汉代名医华佗、张仲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王叔和、吕博,隋唐五代时期的名医孙思邈、巢元方,宋代的名医钱乙、刘翰,辽、金、元时期的名医王安仁、肖和尚,明代名医龚廷贤、徐春甫及著名药物学家和医学家李时珍,清代名医吴谦、徐大椿、刘裕铎无一不是名噪朝野的大医学家。这些杰出的医学家、药学家,往往是先在社会上悬壶济世,取得丰富的医疗经验后,才被推荐、被召进太医院当御医。这些名老中医博采众长,孜孜以求,把朝野医疗经验集中起来来,去芜存菁,摄其精华,服务于皇室,自然积累了极丰富的医疗保健经验,在不少方面确能“起死回生”。毫无疑问,中国封建社会的太医,是中医中的佼佼者,是中医的杰出代表。

养生之道,就是预防疾病、强体健身之道,也是历代太医院的核核心工作。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悠久、最完善的预防疾病的方法,数得上中医的养生之道。这种以预防为目的的养生经验,将中医学的理论同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其他文化精华熔为一炉,要求人们调节情志,节俭饮食,勤于锻炼,心态平和,节欲保精,适时进补,以及适应四时气候变化,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涵盖了养生学的全部内容,同现代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不谋而合,有的甚至为现代医学所不逮。由此可见,重视养生是中医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养生不仅是健康人预防疾病的方法,也是因忽视养生而生病之人的基础治疗方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