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水浒传,108大将都有各种各样称号,为何武松没有

四大名著中三国讲的是上层统治者的谋略,红楼梦中说的是贵族家的情情爱爱,西游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唯有水浒传写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此里面的内容很贴近我们的生活,里面的人物基本上都没有字号,却和底层的老百姓一般无二喜欢取个外号,里面的主角都有自己的外号,甚至路人甲路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外号,一个卖饭的店小二都有自己的外号花胳膊陆小乙,这些外号大都吻合他们的外表形象或者取自他们的事迹,故称外号。

吴用因为足智多谋外号智多星,鲁智深因为是个不尊清规戒律的和尚得号花和尚,花荣因为箭术精准人称小李广,朱仝因为长胡须外号美髯公,杨志因为面长青色的胎记人称青面兽,这些梁山好汉每个人的称号都很威风和贴合自己的形象或者事迹,而只有武二郎武松一直没有自己的外号,直到后期时因为假扮成和尚的模样才随随便便的取了个外号叫行者。

早期的武松都称呼为武二,或者武都头,这武二只是说他排行老二,武都头则是没上梁山时的一个小官职称呼,武松自出场就威风凛凛的成为了打虎英雄,后来灵台前斩嫂,狮子楼打杀西门庆,大闹快活林,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可见武松武艺不凡有勇有谋,武松的每个经历都英勇威风却只得了个行者的外号,很多人都感慨这个外号配不上武松的英名。

其实这些都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设计的,行者在古代专指带发苦修的和尚,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称为孙行者,武松的经历和悟空一样也是很有反叛精神,一样的恩怨分明嫉恶如仇,一样的不爱美色,而且和悟空一样聪明能审世度时,悟空在受到五台山之苦后审世度时成了佛门弟子,武松在朝廷招安的时候也能审世度时知道即使归顺也会被朝廷清算,因此早早的抽身而退做了真正的和尚,一切都是作者早就铺垫好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