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解元”真郁闷,为解忧愁洗汤泉

在科举考试中,要是能够连中三元,那当然是非常轰动的事情。仅仅是乡试第一名,也是很荣耀的事情了。可是明朝万历时候,却有人因此而终生不快乐。这个人,就是当时的著名才子王衡。

传为解元所戴的帽子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为了破解乡试第一的这个不高兴,明朝万历二十一年,王衡会同友人,到遵化汤泉洗浴破闷,因此就产生一篇《游汤泉记》。作者王衡,在文中回忆汤泉史事,对时政进行评论。

王衡,字辰玉,江苏太仓人,明朝大学士王锡爵的儿子,从少年时起即有才名。《明史》记载,王衡之父王锡爵为江苏太仓人,可是在河北省遵化市文物管理所,藏有一块石碑,是王锡爵给户部尚书张守直撰写的墓志铭,其署名为“太原王锡爵”,或者王氏祖籍是在太原,如果这个事属实的话,那么王衡也可以称为是山西太原人。有了这个记载,十年后明朝人宋懋澄在游遵化时,写下《汤泉纪事》,称王衡为“太原王伯子”之说,就有了依据。

王衡,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江苏太仓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九日(1562年10月6日),卒于万历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1609年3月4日)。万历时期首辅王锡爵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父。

王衡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王衡的一生很不平坦,万历十六年(1589),他参加了顺天乡试,以解元及第,也就是在顺天府的考试中得了个第一。但这次乡试的结果,却在第二年引起了人们的非议。据《明神宗实录》载:万历十七年正月,礼部郎中高桂,弹劾主试官黄洪宪徇私舞弊。提出此次中试的人中,可以被人怀疑的共有八名,王衡就是其中之一。这件事情涉及面非常广,波及到当时的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主试官沈璟、陈与郊、刑部主事饶伸、御史乔璧星等人。最后的结果,虽经过该年二月覆试,结果是“王衡等七人平通”都准许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但言官的弹劾,对所有被涉及的人都是沉重一击,王衡也因此而没有参加这一次的会试和殿试。直到万历二十九年,王衡的父亲王锡爵已在此前被罢去首辅的职务,王衡才参加会试和殿试。在这次会试中,王衡获第二名。殿试时,王衡又获得了第二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榜眼”,因此而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王衡用自己出众的才学,证明了自己在顺天府乡试中被弹劾,是被冤枉的。

在受到科场打击之后,王衡对仕途失去兴趣,转而创作杂剧。在杂剧中,王衡常常借剧中人物而寄寓对自己遭遇的不平。王衡著有《缑山集》等,同时他又是明代南剧的名家,编写有《郁轮袍》、《真傀儡》、《没奈何》等杂剧名篇。

王衡石刻像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科场之事受到弹劾之后,王衡的心中十分郁闷。万历十六年时,为了排遣心中的闷气,他曾与友人相约共同游蓟州盘山,并在山上留下摩崖石刻。时过六年,王衡再次游览盘山,此后又取道蓟州,经过石门驿到达遵化汤泉。在游览汤泉的过程中,王衡写下了这篇游记。在《游汤泉记》这篇文章中,作者借感叹戚继光的业绩,间接抨击了万历末年贿赂公行、朝政腐败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批判,对于当时朝廷内部的党争,也隐隐约约地有所揭露。

也就是因为王衡在乡试考试时中了顺天府第一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了“解元”,他的父亲王锡爵遭到了言官的攻击,从而他也十分郁闷,所以才约同好友来到遵化汤泉洗浴以解忧愁,从而也就有了这篇美文。本篇游记文章华彩,叙事简洁流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记载有王衡文章的《日下旧闻考》

万历三十九年三月,王衡先于其父去世。他一生所撰写的游记和诗歌,散见于《遵化州志》、《日下旧闻考》、《天府广记》等书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