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被朱元璋屠杀的功臣为什么不选择起兵反抗皇帝呢?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在参军之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农民。不仅家人受饥饿而死,就连自己每天都是缺吃短穿,忍饥受饿,倚着乞讨为生,最后不得已才投靠了红巾军。而朱元璋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和身边一起打下江山的兄弟们有着莫大的关系。可是和汉高祖刘邦一样,在大明开国后,屠杀了很多曾经的功臣。可是被屠杀的都是一些当年与朱元璋一同打下江山,手握重兵的大臣,他们为什么却没有人起兵造反选择反抗呢?

在明朝开国后,很多功臣也开始功成身退,成了家,有了子女。旧臣对于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恩宠总是自信满满,甚至还有人得到过朱元璋的免死金牌。所以只要犯了错,总觉得自己能得到赦免。可也正是有了这种愚昧的想法,才把自己推向深渊,为之后被朱元璋屠杀埋下了祸根。而明太祖朱元璋即位时,在统治大明江山的手段上和过去的皇帝有着很多的不同。

历朝历代以来,朝中宰相的实权往往很大,兵权也十分集中,这也是皇帝对于某个人的信任。可朱元璋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统治期间,他将兵权分散到很多文武百官手里,而且往往文官较多,例如明朝末年的袁崇焕就是一个例子。并且调动军队还得听谴于皇帝。这使得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而朱元璋本人的统治地位也就更加牢固了。

其实朱元璋并非弑杀,可对于功臣犯了罪也不能全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那些已然威胁到大明江山的人就更加无法饶恕了。而许多功臣总是挑战朱元璋的底线,一犯再犯,直到最后皇帝忍无可忍。再则面对实权越来越巩固的朱元璋,最后却只能束手无策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