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湖城村因有古城而得名,旧时也称“汪城”又叫“湖阳堡”

回 梦 古 堡

作者:陈谷先

湖城村位于湖洋镇政府驻地东北一公里,历来都是湖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湖洋最大的街道—丁字街(湖城街)在本村城东南。是商贸集散地。

湖城因有古城而得名。旧时也称“汪城”(说是汪姓居民所建),又叫“湖阳堡”。

我这个人最喜欢猎奇,诸如听说城内有人在旧城墙遗址上建房挖地基时,挖掘到一个石塔的塔尖(说是一次雷电中,魁星岩下的塔尖轰掉),而这个正是魁星塔的塔尖,如果没有挖到这个塔尖,那么魁星塔尖遗失之谜或许没法得到解释。

这样一来,使我解决了一个先有城还是先有塔的问题。

我是湖城人,对古老的城墙情有独钟,从小时候在城墙上奔跑的喜悦,到现在看到残墙断壁而叹息,看着那用大石垒砌的城堡,联想翩翩。依稀看到人们每到晚上关起城门,安然入睡;有时仿佛看到流寇来犯,人们在城墙上英勇护城的激烈场面。甚至会想到很多外国关于古堡的神秘探险故事。我相信,我们的古堡一定会有很多故事。我时常带着遐想进入梦乡,似乎有人为我讲述古堡的故事。.

这里原是一片荒芜,居民辛勤劳作,生活简朴有序。没想到平静的生活不长久,外匪时常来抢劫,居民损失严重。这里居住的是以汪姓和欧阳、曹、狄等姓氏为主的居民,人丁几百。密集的地方没有耕地,他们每天从便桥或划着木排,渡过溪流到对岸那片肥沃的土地耕耘。由于外敌骚乱,欧阳头人召集各姓主要头人,研究对策。决定建造城堡,防御外侵。

刚好,有浙江余杭县的造城师傅入闽,他们遂派人恭请。在造城师傅的指挥下,全部居民倾巢而出,外雇数百民工,开始垒石造城。历时三年多,围城竣工。城墙用大石砌成,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并供奉守门神:东门(观音亭,在今湖洋卫生院左前面。)供奉观音佛祖;西门(洞公宫)供奉库司大王;南门(南门庙)供奉苏王公;北门(关帝庙)供奉关公。建成城堡蔚为壮观。自此,居民白天过溪种地,晚上回城,过着安稳的日子。

有时候,有外地人到耕种的田地抢收谷物,人们被迫逃上山,深山密林确是临时避难的处所。于是,人们把这片肥沃的土地叫“留后”,意思是留有后路的地方。

城堡范围内称城内,史上曾有瓮城、湖阳城、湖阳堡、汪城、汪城内等别称。

城堡四城门的守护神各司其职,在不同时期流传佳话。

观音亭 建于城东(东门),原址在今卫生院大门左斜约30米,面向墟埕。庙亭单间,土木结构,整洁明净。塑像两边墙上由书法家黄枝春分别书写的“龙飞”、“凤舞”四个刚健形象的大字。观音佛祖庇佑城东一带居民安康乐业。墟埕市场一派繁荣。

洞公宫 库司大王(坐镇西门),掌管民间财源,确保居民安居乐业。“管辖”的小角落包括顶路、楼脚、后架、万全(承志堂)。

南门庙 俗称南门宫,供奉苏十万(俗称苏王公)。二进土木结构,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均有修缮。苏十万,原名一侯,字万仁,号留义。宋未元初德化县善均里(今雷锋乡长基村石城)人.他善于骑射,武艺超人。他一生忠肝义胆,关心穷困乡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迫近临安,朝廷危在旦夕,下诏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十万变卖家产充作军饷,募集义兵,以境内的罗城寨天平城为据点,屯兵积粮,又以邑南的肖田、蔡径和城郊的唐寨、涂坂宫、相安院为大本营。苏十万集上万精兵救援,在路上,听说临安失陷了,张世杰、文天祥扶幼主赵昰、赵昺退到温州,十万赶赴温州接驾入闽,共扶赵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十万受封为殿前都指挥使,匡扶宋室。闽失陷后转入广东,昰、昺二帝相继殉难后,十万不屈,突围返回德化,在七台山的彰武寨和天马山的岭头寨再聚义兵,利用山区丛林茂竹复杂地形层层设防,用“竹林弓、蓬丛箭”的伏击战术继续抗击元军。后因兵穷无援,于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在七台山水府雷鼓潭被围,混战阵亡。苏王公保境有方,抵制外侵、惩治邪恶,保境爱民佳话频传。德化县、永春县(湖洋地区)的一些庙宇内,都有他的塑像。南门庙除了供奉苏王公以外、还有皇后娘娘、金氏夫人、陈黄祖师。很引人注目的是塑造一匹大白马,有“马军爷”看管。

2000年批准为第二批县级保护单位。

关帝庙 俗称关公楼,供奉关公。此庙建筑风格比较特别,是依城墙而建。城墙顶端人行道可以从左右两个偏门穿过。城门(北门)正对面是留后,因此对于观察对面有很大作用。城堡成为保护一方安宁的重要防御工事。到明朝,倭寇入侵,黄光甫进行加固重修并设置城垛。城高 3 米,顶宽 2.6米。

由于年久失修,几经损毁。2010年,由热心乡民发起集资重建北门关帝庙,庙内供奉关帝爷、关平、周仓等神像。2011年7月1日(农历六月初一日)举行关帝庙落成暨神像开光典礼。

除了四个城门,城堡内还有几座古厝值得回顾。万全厝:湖城村号称“万全厝”的有6座:留后的凤锦堂、得锦堂、种翰堂及拱福堂(虎硿厝)。城内有2座:承志堂、种德堂(岭脚厝)。

“承志堂”(万全厝) 黄氏七世祖宗赐、宗宝兄弟,建了“承志堂”后,觉得面前逼近,视野不远(有眼光短浅之嫌),想再重建一座房屋直到十五世初章公看中在顶大埕和下大埕之间这块地。可是这地是顶大埕地盘范围。(当时顶大埕厝地段东从东岭头,西到城墙后,北到娘子山下)。经与商量,初章割爱将三子出嗣,换取基地,建了“种德堂”。并划定东西界限,一边与顶大埕(中间隔岭为界),另一边与下大埕(隔东岭头)为界。(当时下大埕的厝地东从后祠,西与顶大埕毗邻)。

“种德堂”(万全厝、岭仔脚厝)种德堂基建时,雇佣的管家监工。“种德堂”完工后,管家在南门外也动工兴建一座与种德堂同样的大红砖厝“绳湖堂”。

“榕櫅堂”(楼脚厝) 清康熙年间建。此厝后面原是一幢美丽的绣楼。“榕櫅堂”建在楼下故称楼脚厝。榕櫅堂为十三世黄用周兴建,族谱记载,用周“资质英锐,果敢有为,平生不畏强御……”是一个有骨气而风趣的人。据传原来的地基是城外溪埔,黄用周将围城的西门偷向外移十米,然后在此建屋。因私自拆迁城墙有罪,黄母巧用杯、碗等容器催种麦苗、豆苗,将其置于城门口。对面巡官前来(隔城门溪)视察,即禀报城墙是很早筑就,已是荒草遍地,并非新近拆迁。因而无罪。

“榕櫅堂”面前有一个池塘。黄用周晚年过着“逍遥于堡西别墅,仰看苍梧,俯瞰游鱼,课子孙诵读。”的闲暇生活。因为建屋拆迁城墙所以西城门顶只用石板铺盖。(非石拱)。城门至今保存完好。

“下大埕”(下大埕厝)刘氏二世祖竹居公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刘氏二世祖宇。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于2008年春刘氏二世宗亲及旅外桥亲集资进行大修。修葺后焕然一新。整体木结构建筑。湖洋刘氏始祖逊字荣庸,是南宋爱国将领吴王刘锜第十二代孙,自明宣德己酉年(1429年)从安溪徙居锦绣桃源里巷头(今桃源村),迄今已576年,繁衍24代(海外内约五万余人,仅湖洋1.4万人左右)。

思敬堂(水门大厝)黄氏七世祖建,抗倭英雄黄光甫住居。建筑风格独特,大门不是安放正中,而是放在右侧。

东泉祠(后祠、义士祠。)为纪念“义勇将军”黄光甫而建立,又称为“义士祠”。又因为祠堂建于南门庙的后面,也称为“后祠”,因黄光甫,号东泉故称“东泉祠”。 黄光甫,名一雀,字光甫,号东泉;因同宗八世的十八个兄弟中,他排行十三,故后世习惯称作“十三公”。十三公好义果敢,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骁勇善战。嘉靖辛酉年(1561年),十三公与从兄天相组织发动乡民修建城堡。壬戍(1562年)春,城堡刚修建好,贼寇就来了,亲率乡勇与倭拼斗,于三月二十六日,亲杀贼首八级,贼众大败,退屯十余里。次日,十三公带七子(尤是次子楠,精通武略,善使铁钯,臂力过人,铙勇无比,从父杀贼,始终跟随左右)及三百乡勇,潜蹑其后,一场鏖战,斩杀贼首五十余级。贼寇大败亏输,惊遁而去。保卫了乡境。2000年9月经永春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过境迁,再也没法还原古堡的原貌。面对残缺的城墙,忧心忡忡中带有自信,毕竟这里曾经有过辉煌,为拥有这么古老的遗址而感到自豪。

湖城村历史悠久

至今保留着宋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遗迹

村庄周边是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溪流

古朴的城墙、历史建筑丰富、手工艺多样

这些构成湖城村珍贵的文化遗产

有空不妨去走走看看!

来源:永春网 作者/陈谷先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