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合纵张仪拆盟,张仪感念苏秦的帮助,苏秦在位不打赵国

在鬼谷子手下不仅仅有庞涓、孙膑这对仇人,同时还有苏秦张仪这对死对头。这两位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在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不亦乐乎,在后来有着“苏秦合纵,张仪拆盟”的话语。在鬼谷子门下学习期间苏秦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及张仪,但是首先获得启权势的却是苏秦。

苏秦因为读书,并在为游历多年不,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这因为这一点被很多人说成就是不重视生产,光想着逞口舌之利。苏秦当年心气高,受不了这些话,就想着自己跟随鬼谷子老师学习,读了这么多的书,却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就找到了一本名叫《周书阴符》的书,并在读这本书,头悬梁锥刺股。学成之后,就认为自己可以去游说其他的诸侯国。苏秦首先将目标定在了周显王,但是苏秦的名声在外,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只有好的口才,没有什么真实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了嫌弃。然后他就来到了秦国,这个时候秦孝公去世,他建议秦惠王兼并其他国家称帝。但是这个时候秦国的改革家商鞅已经被处死,很讨厌说客,于是苏秦又被否决了。接着他来到了赵国,当时赵国的相国名是奉阳君,奉阳君也认为这个苏秦是一个只有口才,没有能力,也被否决了。最好他来到了燕国,等了一年多见到了燕文侯,并对燕文侯说明了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最后他终于打动了燕文侯,并在燕文侯的资助下去又说其他国家。期间秦惠王,派兵攻打魏国,苏秦怕各国之间的盟约还没有缔结成功,就已经结束了,于是就将张仪请到了赵国,并用懈怠刺激他,使张仪恼凶成怒,去投奔秦国,并在期间资助张仪,最后张仪知道了苏秦的良苦用心之后,承诺苏秦在位期间不攻打赵国。最后他成为了除秦国之外,其他诸侯国相国,被各国君主称为从约长。后来因为张仪的破坏导致了苏秦的成就都付诸东流,并在燕国背上了叛徒的罪名,逃到了齐国,并在齐国遇刺被杀。

张仪,在苏秦又说赵国的时候才真正的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苏秦和张仪这两位,和庞涓孙膑不一样,苏秦认为张仪比自己有才华,就认为这么有才的人不应该被埋没,于是就刺激张仪去投奔秦国,可见苏秦心胸宽广。庞涓认为孙膑的才华比自己强,就怕孙膑在得到任用之后,权势超过自己,就迫害孙膑,可见这个庞涓心胸如此狭小。张仪也不负众望,在秦国得到重用之后,为报答苏秦的恩情,承诺了苏秦在位期间不攻打赵国。张仪在成为秦国的相国之后,帮助秦惠王登上了王位,并在后来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罢免了秦国相国的位置,来打魏国任相国之位。并经过多次游说使本来签订盟约的六国,解除了盟约。这个时候张仪可以回朝复命了,但是这位的运气不太好,在路上的时候,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这位秦武王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张仪,又在一些谗言的怂恿下,想要杀死张仪。张仪也很怕死,就心生一计,利用齐国对张仪的仇恨,让秦武王把自己送到魏国,就这样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刚回国没多久魏国就被齐国征讨,张仪则派自己的门客冯喜去游说齐国,齐国在冯喜的游说之下,停止了对魏国的征讨,张仪再也没有回到秦国,在来到魏国一年之后,就去世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