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 惊呆了!明清时期杨镇竟如此繁华!

本报讯(记者 周星妮)“杨镇古镇图,复原历史中繁华的杨各庄。”北青社区报记者近日获悉,杨镇古镇图经过一年多的走访搜集、整理绘制已于今年5月全部完成。古镇图细致地还原了“京东古镇大杨庄”繁华街景,集市、庙会人来人往,数十家老字号汇聚一堂,庙宇林立暮鼓晨钟,仿佛有经声佛号从图中传来,重现昔日昌盛的寺庙文化。据了解,杨镇原名杨各庄,清康熙年间被列为全国八大名镇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齐名,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第四京东大杨各庄”的美誉。

旧时街道

传承顺义文化 还原繁华古镇

据了解,杨镇古镇图自2017年开始策划,历时一年多,于2018年5月全部完成。为达到最大限度符合历史原貌,创作者们认真推敲,反复修改画稿,基本准确的表现出了古杨镇的原貌。2017年6月,潮白民艺策划《杨镇首届民间艺术节》,中国作家协会刘振华老师将他在七八十年代走访的当地几十位老人,记录的杨镇街景的回忆,搜集的大量资料、县志等整理绘制了杨镇古镇草图,后经过刘琼、李立军、张振明、陈卫兵又进行了现有街道古建的走访、拍照、确定位置等工作,最后由陈卫兵老师电脑绘图,郝伯书老师执笔绘制。在古镇图的绘制期间郝伯书老师实地考察、走访,耗时两个月绘制完成,初稿已于2017年10月公开展示,受到一致好评。

杨镇古镇图

刘振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郝伯书 (杨镇古镇图执笔绘制者、顺义区美协会员、杨镇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

九井九门一楼

古街布局十全十美

杨镇原名杨各庄,北邻密云,南衔燕郊,东达平蓟,西望国门,自古为交通要塞,且仰燕山之巍,享平壌肥田,守千亩芦荡,望潮白清流,天时地利,抢占先机。杨各庄古街布局很有讲究,设九井九门一楼,“九”称为天数,是数字中最大的,最吉祥的,上有九天,下有九泉,夏禹铸九鼎,始皇统九州,杨各庄布局九门加一楼,达到了十全十美。杨各庄古街道窄,石板铺路,街两侧墙根还有半米高一尺宽的护基石板,两旁店铺都是漆木门窗,悠悠古街,看尽世间兴与衰。

集市

下面

跟随小编的介绍

看看京东大杨各庄吧!

↓↓↓

旧时东坑位置

旧时古庙

旧时街景

旧时民居

旧时农家小院

旧时商铺

那时候人们居住的房子

人们从井中取水

现在一街南街位置

一街和横街交叉口位置

杨各庄有“九锅十八灶”之称。即九个酒作坊,十八个饭馆。杨各庄的酒作坊以李家隆盛号为最,他家自己印的票子在商界认可流通,有极高的信誉力。六十年代杨镇酒厂出品的“龙圣”酒就是借了“隆盛”的威名。

杨各庄在唐宋、明清间,就已设立商贸集市。康熙顺义县志记载:“每当集市,百货骈集,四民踵至。”街市上有数十家老字号,正兴永杂货店、义升祥染店、庆和缸店、大仁堂药店等,据天仙庙(娘娘庙)碑文记载:“排市列肆、食多聚也”,足见当时盛况。

除此之外,当时的杨各庄寺庙文化也极其昌盛,相传有七十二座庙宇,暮鼓晨钟、经声佛号彩旗经幡、红墙绿瓦,渲染着古镇的梵净与庄严。碑文记载曰:“栋宇雄伟、碧霞璀璨,巍乎焕乎!”每年四月二十三、九月二十一都有两次盛大庙会,届时各界商贾小贩云集,唱戏说书、耍猴卖艺相拥而至。

梧桐栖凤,云水腾龙。繁华富庶的杨各庄古镇,引来了不少山东、山西、河北唐山蔚县及古北口之外的商贾艺人。古北口总兵虞子孝,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明末来燕赵大地,驻扎古北口,任兵马元帅,退役后携其家眷来杨各庄定居,虞家坟曾有汉白玉石碑、石供桌、石凳。其第七代后人虞汭隆为儒学廩膳生员,曾于大清乾隆三十年撰写碑文,文采翩翩,才华出众。而今杨镇一街和二街的全部于姓,几乎都是总兵虞子孝的后人。于氏后人中于友光,于焕旗,于建松,于瑞生,于艳娟,于泽军等灼灼其华者,大有人在。

编辑/文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