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鬼子对付一八路军,对方还只有一只手,却命丧黄泉!

贺炳炎上将在战争年代多次受伤,曾经11次负伤,身上留下了16处伤痕,但是骁勇善战,被称“独臂将军”。

1937年7月,贺炳炎因手臂内有一颗子弹头伤着神经还没取出来,正在西安广仁医院治疗。结果卢沟桥事变爆发,他不等伤病痊愈,执意离开医院奔赴前线。随即,担任了由红6师改编而成的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

10月,贺炳炎接到贺龙的命令率716团直插敌后,首战雁门关。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贺炳炎率领全团穿插到一个叫黑石头沟的地方设下了埋伏,单等着鬼子的大队汽车越山而来。

太阳高高升起了,山下公路上却冷冷清清,毫无动静。有的战士不耐烦了,不时抬头张望:“鬼子到底会不会来呢?”正在惶惑中,北面公路上腾起了一股尘土,接着,隐隐约约传来“呜呜”的马达声。日军的汽车队100多辆汽车拖着滚滚烟尘像长蛇一般自北向南而来,渐渐地进入伏击圈。

突然,贺炳炎举起的左手使劲往下一砸,顿时,全团从山上朝着公路猛扑过去,步枪、机枪一直发出怒吼。日军突然遭到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惊恐万分,有的还没来得及跳下车就送了命。弹药车被打着了,火光冲天,爆炸声响成一片。日军整顿了一下,端着枪企图反扑,还没有来得及散开队形,716团战士就冲了上去,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

在战斗中,贺炳炎驳壳枪的子弹都打完了,他就随手捡起一支日军丢弃的长枪,用左手握着,一个猛刺,刺死了一名欲逃的日本兵。随即,他又端枪朝远去的日军射击。“叭!”子弹打偏了。逃跑的三个日军扭头一看,见打枪的竟是一只手,6只手对付1只手还不轻松?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龇牙咧嘴朝贺炳炎扑来。一个日本兵还用东洋话喊着说:“抓活的回去请功!”

贺炳炎“嘿”地大吼一声,紧握长枪依然前进,准备迎战。

“嗨!”一名跟随着贺炳炎的战士冲了过来,一个猛劲挑开了敌人的两把刺刀。老炊事班长舞动着鬼头大刀也赶过来助战。11连指导员胡觉三一见团长有危险,也带领战士冲了上来。

结果,三下五除二,三名日军马上命归黄泉。

战斗正在激烈之时,从广武方向又开来一队日军车队,又有百余辆车,满载着向忻口增援的弹药和士兵,急急驶进了黑石头沟。他们跳下车就登山,顺着西边的山梁转到716团的左侧,向伏在公路上的战士射击。这时天上也飞来4架日机助战。

贺炳炎立即大喊:“立即把部队重新拉上山!”

此时,716团伤亡骤然增大,贺炳炎的警卫员都被日军的机枪打倒,负了重伤。贺炳炎去救,一颗子弹“嗖嗖”飞来,他一躲闪,子弹从他的胸前横穿而过,他的皮袄左右穿了两个洞,幸好没有伤及皮肉。

伏击目的已经达到,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贺炳炎于是下令:“撤出战斗。”

战士们背起缴获的枪,顺着山坳一溜烟跑了。

这场激战,716团歼灭日军300多人,击毁汽车20多辆。他们撤走后,黑石沟里仍是黑烟滚滚,击毁的汽车从南北两头把路堵死了,日军南北两个车队300多辆车被阻在沟里,动弹不得。结果,日军一直收拾到夜晚天黑才撤走。

临走时,他们在黑石头沟竖了一块木牌子,写着:

“此地殉国367人,过往车辆千万小心。”

雁门关伏击战首战告捷,又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海内外报纸称之为“雁门关大捷”。

新中国成立后,贺炳炎成为解放军第1军首任军长,1955年授衔时,为原红二军团中唯一授上将军衔的将领。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