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之子李如松,是如何领导援朝御倭战争的?

将门之子李如松,是如何领导援朝御倭战争的?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李如松是明代著名军事将领,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万历年间的平壤之战中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帮助明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李如松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父亲是辽东名将李成梁,李如松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军事,并参与了重要战役。万历三年(1575年)李如松承父荫被授予都指挥同知,万历五年(1577年)蒙古进犯,李如松参与了对蒙古的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同年因功受到朝廷的封赏。此后李如松开启了晋升之路,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出任山西总兵,与其父李成梁皆为总兵,得到皇帝的赏识,据守重镇。万历十二年(1592年)万历皇帝亲自对其进行嘉奖,李如松因功被授予左都督一职。

李如松

就在李如松因功封赏的这一年,日本在朝鲜挑起了战争,明廷应朝鲜请求派出了援朝军队,李如松被任命为主将。万历十二年(1592年)12月底他被派往朝鲜,万历十三年(1593年)9月从朝鲜撤离,先后参加了平壤和碧蹄之战。面对丰臣秀吉派出的二十万军队,明神宗一方面派兵前往平壤,另一方面拨银二十万两用于辽镇,同时发二万两白银犒赏朝鲜军队。最初李如松被没有被派往朝鲜,但当明军在平壤首战惨败后,明神宗紧急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领四万余人东征。李如松进入朝鲜后,指挥明军和朝鲜军队对平壤进行合围,并亲自率兵到城下战斗,为了让将士奋勇杀敌,李如松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军规,曾“手斩怯退者一人巡示阵前。”

李如松

在李如松的指挥下,明军取得了平壤战役的胜利,日军被迫退守龙山,李如松乘胜追击,不仅收复了开城,而且让日军一路退守,至王京时,李如松因过于轻敌而遭到了日军的埋伏,明军损失惨重,最后以伤亡几百人为代价冲出了重围,李如松身受重伤,但此次明军仍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万历十三年(1593年)四月,黄海、平海等地相继被收复,日本向明朝提出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胜利,李如松也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不过议和只是丰臣秀吉的缓兵之计,万历十七年(1597年)日本又向朝鲜发动了第二次入侵,直到第二年中、朝军队才将其彻底驱逐出朝鲜,取得了最终胜利。

李如松在朝鲜指挥明军与日军作战

从朝鲜回来后,李如松其后又被授为辽东总兵,最后在与蒙古的交战中因中埋伏而死,朝廷追赠其为少保、宁远伯,朝鲜感念李如松在平壤战役中的功劳,为他与兵部尚书石星共建武烈祠,长期祭奠。

参考文献:

宗惠玉:《李如松与援朝御倭战争》,《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李新成:《明代辽东名将李如松》,《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3卷第1期。

孙卫国:《李如松之东征及其后裔流寓朝鲜考》,《人文杂志》2014年第1期。

编辑:施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