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的贪污犯,不是王振、刘瑾、严嵩,是他

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贪污犯,就拿明朝来说,从中期开始,文官和宦官这两大集团开始逐渐占据权力的中心,期间出现了不少权倾朝野,大肆敛财的大贪官,这其中又以太监王振、刘瑾,以及内阁首辅严嵩三人最为出名。

不过和一人相比起来,他们三人都算不得明朝最大的贪污犯。此人是谁呢?就是他们的皇帝。

有人说了,在古代封建社会,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他还用得着贪污?话虽如此,但为了花钱方便,皇帝也需要有个专门的机构,那便是内库,也就是区别于国库的私人小金库。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有的,明朝也不例外。

明朝的内库,始建于他们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过,最初朱元璋并不想设置这个内库的,因为在他看来,皇帝是享有四海的,理应不屑于为了积蓄私财而设立这玩意儿。他还批评宋太宗,说他设立内库,存私房钱,很是小家子气,是有失贤明的错误举动。那为何朱元璋后来又食言了呢?

一来,内库可以尽显皇帝的权威,尽管不靠谱,但很受用。二来,朱元璋是个十分自信的人,他出身贫寒,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对官员的各种小心思了如指掌,他甚至自恋地认为,天下间没有任何事能够瞒得过自己。所以,朱元璋最终还是设立了内库,但定位跟以往的朝代不一样,将其功能定位成了“天下为公”。

按照朱元璋的理想,内库实际上是国家性质的,其主要用于国家物质性的表彰、荣誉性的赏赐亦或是成为表现皇恩浩荡的福利而福泽万民。事实上,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内库也确实遵循了这一原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赏赐、抚慰百姓和臣子。

然而,朱元璋的愿望是好的,但同时也是不切实际的。

虽说他在设立内库时,主要考虑的是将里面所藏,作为国家财政的另外一种有效补充,可事实上,内库不论在什么时候,里面都贮藏着大量的绸缎、金银、珠宝以及各种奢侈品,这就不可避免地埋下了一种奢靡的基调,为其后世子孙的敛财奠定了基础。

明朝的中后期,朱元璋的那些个不肖子孙为了骄奢淫逸,将挪用国库银到自己的内库视为常态。他们无限地扩大和利用了内库的特权,肆无忌惮地盘剥百姓,侵吞国库,使得大明王朝越来越衰败,朱元璋的最初理想自然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因为内库的设立,从本质上来说所体现的就是个人特权,这与“天下为公”的理念,本就是彻头彻尾的不相容。它同皇权一样,都是游走在监督制度之外的。而专权又为制度的缺陷提供了保护伞。换句话说,内库与皇权的相互支撑,最终共同摧毁了大明王朝的有序和稳定。

所以说,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最大的贪污犯其实还是老朱自己家的皇帝们。中后期的他们甚至和贪污的官员沆瀣一气,分成赃款,或是通过抄家的方式,直接就将赃款据为己有了。皇帝朱元璋明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