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和国军里真的有女性军官吗?来看看

自封建时代起,日本便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即使经过明治维新思潮的洗礼也未曾改变过。日本女性从小就被倡导要做贤妻良母,打仗、拼搏那是男人的事情。因此当时日本的各种军官学校都不招收女学员,所以二战期间日军作战部队里是没有女军官存在的。

女间谍收发电报

奇俊峰、巴云英、额仁庆达赖被称为内蒙抗日三女王,她们都贵族出身,但不愿意沦为亡国奴,于是便拉起队伍反抗侵略者,她们的军功都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被分别授予少将军衔。

虽然国军在离开大陆之前陆军军官学校不招女生(汉口分校的那个女兵队不算正规的),但国军的军官从来就没有个一元化的说法,国军对于军官以及军衔的管理宽松的很,只要是长官开心随时可以封官许愿。中央军还略为正规一点,各地军阀就天知道了,何况国军还有不少近似于土匪或者就是土匪的队伍呢。你看《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不是随口就给带来了先遣图的杨子荣封了一个“滨绥图佳保安第五旅上校团副”嘛。国军到底有过多少军官估计国军自己也算不清,你看人家宋美龄还是“航空委员会中将秘书长”呐,只要常公开心就行,不关别人什么事。

近代,日本军队清一色都是男人,在日本人看来让软弱的女人参战,就是男人最大的耻辱。

所以,无论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八国联军、一战青岛战役,日军均是清一色的男人,连卫生兵、护士都是男性。

不过,自抗战爆发以后,随着上百万日军在中国作战,兵员开始出现严重问题。不得已,一些医护工作开始让女人负责,但也严格控制在二线甚至三线。在一线,是绝对看不到日本女人的,即便野战医院里面基本都是男人。

当时日本医护人员待遇不高,护士是普通士兵待遇,资深护士长也不过是军士待遇,没有女性的军官一说。医护工作的负责任,均是男性医生或者护士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