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若与盖聂同行,能刺秦成功吗?

文|小河对岸

陶渊明在其诗《咏荆轲》中写道:....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将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於荆轲剑术不精。显然是很有一番道理的,荆轲刺杀秦王政之时的表现的确大跌眼镜。按对一般剑客的理解,即便是赤手空拳,亦可血溅五步。更何况是被认为是上上等剑客的荆轲,且手持粹有剧毒的匕首,而秦王政起初还是赤手空拳,猝不及防,可最终其却被秦王政所斩杀。

而在荆轲起行之际,曾迟迟未动身以待盖聂,燕太子丹怨其行迟,荆轲便怒而起行。假使荆轲能与盖聂同行,那么能刺秦成功吗?

荆轲能被荐予燕太子丹,并非因其剑术之高超,乃是因其心理素质过硬。按田光所言: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而荆轲为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其后,夏扶、宋意皆於易水边自杀为荆轲壮行)。

士与君主卿大夫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君主卿大夫可以忍辱图存,而士却不可以。尤其是像荆轲这种剑士,乃是以勇事人,其职业素养就要求,其必须宁折不弯、可杀不可辱,这也是晏子能以“二桃杀三士”的原因所在。后蜀灭亡,花蕊夫人写诗道:“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此是后蜀军人的耻辱,而花蕊夫人等却没理由为举国投降而疚责。

故而,先秦时期的“士”,都是重义轻死。而荆轲除了职业技能不过关,按剑“士”的职业素养来说,也稍欠火候。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於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有两次与人论剑而逃跑的经历,表明荆轲能忍辱,能忍辱则惜命,而惜命则会瞻前顾后,缺乏“士”的果决。太子丹给荆轲的指示分为两种,其上策是效曹沫之劫齐桓公,逼秦王政返六国所被侵地。下策是刺杀秦王,迟缓秦国对六国的侵扰的步伐。

上策,是绝无可行性的,战国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春秋时期。而秦国又素无信义可言,诓楚怀王、欺赵国和氏璧、诱孟尝君、骗信陵君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对一个没有信义、又缺乏相应制衡力量的国家来说,是不可能践守承诺的。且不论秦王政会杀人灭口,即便秦王政被胁迫答应归还六国地,六国又拿什么实力去受地。但按上策行,在荆轲看来或有生的可能。而下策却简单,但荆轲绝无生还的可能。而荆轲其实还是比较惜命的,故而,执意按上策行事,致使错失了行刺良机。

其实,从行刺难度系数上来说,荆轲刺秦的难度是不能跟专诸刺王僚并论的。专诸刺王僚,吴王僚是有防范的,吴王僚赴宴公子光(阖闾)府时,吴王的亲兵卫队全副武装从吴王宫一直排到公子光府。所以,专诸只能有一次极短的出手机会,且必须一击必中、中则必死。而当专诸将匕首插进吴王僚胸膛的须臾之间,就被吴王僚的亲兵卫队剁成肉泥了。

荆轲刺秦的场面固然空前绝后,但秦王政并没有防范,殿上群臣皆无尺寸之兵,致使荆轲追逐了秦王政许久。倘若盖聂在场,以一个真正职业剑客的标准,行刺成功是不难的。

参考史籍:《史记》等等荆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