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给英国国王的圣旨,国王看完笑掉了假牙,大清灭亡真的不冤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大清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这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派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希望可以和清朝统治者谈判,两国互通有无,开放通商口岸。可是却被乾隆给拒绝了,他还给乔治五世发了一道圣旨,乔治五世看完之后,忍俊不禁,居然连假牙都笑了出来。可见这份圣旨的内容有多可笑。

其中大致的意思就是,你们远在重洋,却仍然心向我天朝,带着礼物来为我贺寿,这足以表示你们的忠心了。作为主人,这些人,朕是不会亏待他们的。你说你想派一个人在我天朝当差,这可以,不过他得永远呆在天朝,永远不得回国。你想留一人照看你们的买卖,这是行不通的,这和我天朝的体制不符,你就放心吧!你们在天朝的生意,我们会帮你照看的。

你们送来的那些礼物,朕并不看重,念在你们一片孝心的份上,朕就收下了。千邦万国都争先恐后地向我天朝进贡,各种奇珍异宝,我天朝应有尽有。你们的那些货物,我天朝并无需求,所以你们想和我天朝通商的事还是算了吧。

清朝统治者的自大可见一斑,英国使者带来的“火炮、手枪、世界地图、蒸汽机、战舰模型、望眼镜和怀表”这些当时最先进科技的结晶,在清朝的文臣眼里,变成了奇技淫巧,不值一提的玩意。这些东西,乾隆稍稍看了一眼,就将这些东西丢入仓库,再没有拿出来看过一眼了。

与之相反的是,马戛尔尼使团乘着这次访华的机会,看清了清朝的繁荣只是表面的繁荣而已。与这份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使团使者看到的是冷漠、贫穷、可怜、生活毫无自尊可言的百姓。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国土面积浩瀚的国家,他们究竟是用怎样一种制度来管理他的子民,那就是奴役和压迫。这对生活在人权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欧洲的使者们来说,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乾隆本来可以成为带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伟大皇帝,但是因为他和清朝一众官员的自大。中国就这样错过了融入世界的大好机会,英国的这次访华,两国之间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那对于整个欧洲和亚洲来说,都将迎来巨大的变化。这个早欧洲几百年就发明火药、造纸术的国家,也不会在这41年之后,就被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

天朝一下子沦为了西方列强欺凌的对象,见证这一切的那份圣旨现在仍然静静地沉默在如今的大英博物馆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