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两千年前秦国就在战场上用毒了,还打退了十三国联军

公元前559年的夏天,晋悼公召集手下的小弟会盟,在这次会盟上他统一了思想,进攻秦国,名义是报复三年前秦国在栎地打败晋国。虽然这些小诸侯们近些年疲于奔命,早就苦不堪言了。可大哥说话了,还是紧跟其后,出钱出人。

这次的征讨声势及其浩大,以荀偃为首的晋国八卿悉数出动,晋悼公也亲自坐镇秦晋边境,指挥战争。晋、齐、卫、宋、郑、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总计十三国参加了作战。

可战事的结果让晋悼公很是尴尬,原来联军进入秦国边境不久,就在泾水的东岸停下来了。原因有二:一是渡河过后是秦国土地,必是一场恶战,众小弟们不想扩大战争;二是泾河夏天水流湍急,又缺乏足够的战船,渡河容易被秦国攻击。

手下小弟罢工,晋悼公可急坏了,连忙派大夫叔向去做鲁国思想工作。在一番威慑和许诺下,当天夜里鲁国和莒国率先渡河。有了榜样,其余的郑国等也紧追其后,纷纷开始渡河。

联军众多,这次的渡泾河花了一夜的时间。累坏的联军见秦国军队早已逃走,便开始休整,生灶做饭,恢复战力。可一顿饱餐之后,联军士兵们纷纷口吐白沫而死。

原来,秦国趁联军踌躇不前的空隙,在泾水上游投了毒。至于投了什么毒,威力如此厉害,史料上没有记载。秦国在战争中用毒,可是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使用毒气,早了两千多年。

晋国下军主帅栾黡鉴于联军士卒厌战,士气低落,自料此役难以取胜,就违抗晋军主帅荀偃继续西进攻秦的命令,率部擅自回撤。荀偃无奈,就下令全军撤退来。

最终,此次的伐秦之战,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笑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