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握数十万雄兵,前期反清势如破竹,为何最后一败涂地

吴三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身世显赫。

自幼熟读兵书,能文能武,十七岁中武举人。明崇祯时期,随父镇守山海关,抵御清兵,官至辽东总兵,封平西伯。后助崇祯平叛李自成,晋封平西王。与耿精忠、尚可喜并列“三藩”。长期总理云贵两省事务,百姓戏称为“土皇帝”。

(吴三桂)

康熙年间,“三藩”成为康熙心头大患,不得已强行撤藩,逼反吴三桂,自立为帝,称周王。

吴三桂一生几易其主,从最初效忠明朝,而后降大顺,再投大清,再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近70年起伏沉浮,毁誉参半。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不想再以道德的高度去绑架吴三桂的所作所为。或许,他的行为,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不过,我们稍加揣摩就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利益”。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就如同吴三桂后来再次举西南虎狼之师反康熙一样,同样为利益而来。

那么,为什么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最后还是败给了康熙呢?

其一,他非正义之师。

首先,他师出无名。吴三桂虽擎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吴三桂不过是为了自己“藩王”的利益和手中的兵权。他想继续偏安一隅,做云南的土皇帝。况且,他没有拥立一位朱家后人,也没能召集到哪怕一位明朝旧臣。

其次,他是大明的汉奸和罪人。

(放清军入关,图取其意)

自从吴三桂放清人入关,他就已经被明朝臣民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背负了汉奸罪名。直至后来,他入缅亲手绞死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时,他也掐断了自己和明朝的最后一丝联系,再也无法洗涮汉奸的罪名。

师出无名,则非正义之师,就会失去民心。非民心所向,焉有不败之理?

其二,他决心不够。

当初撤藩时,他只想学耿精忠和尚可喜表个态,主动上奏请求撤藩。他心中断定,年幼的康熙不敢准奏。不曾想康熙撤藩之决心犹如磐石:“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结果,吴三桂弄巧成拙,康熙居然照准了!

而后,在他率领所部几十万铁骑,攻陷大清半壁江山,饮马长江时,他再次犹豫了:“驻兵松滋,三月不进。”他只想和康熙划江而治,抑或仍做回自己的云南王。他向康熙提出了条件,放回儿子吴应熊,取消撤藩。

(康熙)

但他严重低估了康熙的心智,这位缔造了“康乾盛世”的千古明君,怎可将大清江山割让与你。也亏得吴三桂给了康熙三个月的喘息,待康熙举全国之力,进行反扑时,吴三桂已处于“三而竭”之势,时移运转,江河日下。

其三,他后勤保障不足。

吴三桂虽然经营云南十多年,但他擅长的是带兵打仗。至于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等确实非他所长。在他入主云南期间,始终战事不断,消耗了大量战略物资。而康熙帝文治武功前无古人,朝中又有一帮能臣帮助打理,举全国之物资,后勤保障自然强过国吴三桂许多。

其四、他不具备康熙的战略眼光。

起兵之初,吴山桂凭借当初辽东将士的余威,一度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但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他所攻占的地方并非战略要地,如贵州、湖南的衡州等地,对今后的战事发展作用不大。

反观康熙,在战事伊始,面对吴三桂的强势,他选择避其锋芒,暗中筹备。待时机成熟,便斩杀其子吴应熊,向三军将士示其击败吴三桂的决心,至后来吴三桂一败涂地,思子致疾,郁郁而终。

清初张茂稷这样评价吴三桂:“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这个评价甚是贴切。

(参考资料:《清史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