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军开战,为什么不直接动手,而要等武将先单挑?

在古代,武将单挑也叫斗将,尤其三国,水浒这些小说里面,各个大将都是单挑狂魔,麦麦学姐不禁就有疑问了,两军开战,直接动手就得了,为什么非要先等武将单挑完?再说了,单挑之后,两军还是免不了一战,何必多此一举呢?有人说,为了鼓舞士气,基本上哪方武将单挑失败,另一方就会士气大振,容易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首先古代是存在单挑的,但是很少。清朝历史考据家赵翼和王士祯把古籍翻个底朝天,也仅仅寻到数十例而已。

不过现实跟《三国演义》中差距是很大的,演义小说里武将单挑戏份都很足,怼起来就几十回合,或大战三百回合,不过瘾的还来个挑灯夜战。不过现实都是很骨感的,历史上的武将单挑,往往不过数合便分胜负。另外,什么青龙偃月刀、丈八点钢矛等长兵器都比不上弓箭等投射类武器管用,兵器再长一箭撂倒,取胜一方往往是射术精湛的武将。历史跟演义不一样还有被生擒的武将很多,一刀斩于马下的情况很少。

因为《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作品,难免用到夸张的手法,真正的冷兵器战争,个人武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主将自己再能打,充其量也就能杀死几十个人,面对千军万马,这点战果是微不足道的。三国时期确有单挑,但绝没有演义里写的那么多,更没有那么精彩,基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双方都约定好的情况下,更类似决斗,孙策和太史慈确实有过,吕布和郭汜也有过,但这都不影响战斗结果。

总之就是一句话,历史上的单挑情况很少,而且战争规模越宏大,战略战术越高明,武将单挑的概率就越小。最后用一个单挑的冷笑话结个尾:

说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那时候日军中有个将领,读三国演义发了疯,非常崇拜三国中单挑的武将们,跳出来大喊:“谁和我‘一骑打’(单挑)”,明军以为他神经病,一顿火枪把他打成了筛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