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有一个非主流的爱好,让她得到了李世民至死不渝的宠爱

王某今天要写的名人,是大唐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文德皇后的爱好,按照《资治通鉴》和《旧唐书》的说法是“后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法”。按照《新唐书》的说法是“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

大家都知道,长孙皇后的童年,是非常悲惨的。她幼年丧父,无赖哥哥长孙安业为了独霸遗产,把她和哥哥长孙无忌赶出了家门。无家可归的长孙氏,是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的。古代的中国,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舆论大环境下,女子读书一直不被社会提倡。有家难回的长孙氏,小小年纪就特别喜欢读书,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绝对是一个非主流的特殊爱好。

文德皇后剧照,感谢原作者

长孙氏能养成读书的特殊爱好,主要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长孙皇后的爸爸长孙晟,也是非常喜欢读书。长孙晟大家都知道,他的武功非常厉害,成语“一箭双雕”就是因为长孙晟一箭射杀两只雕而创造出来的。长孙晟戎马一生,但是也不忘读书,正史记载说长孙晟“涉书史”。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长孙氏嫁给李世民,是她的伯父长孙炽和李世民的妈妈窦氏牵线搭桥的。长孙炽这个人,跟弟弟长孙晟不同。长孙晟主业是打仗,读书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长孙炽的主业则是文学馆学士,是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学究。长孙氏有一个喜欢读书的爸爸,加上一个老学究的亲大伯,在这样家庭环境熏陶之下,难怪会养成喜欢读书的爱好。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长孙氏幼年丧父之后 ,舅舅高士廉抚养她长大成人。高士廉这个人,在读书方面的造诣,可就比长孙晟和长孙炽要高得多了。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高士廉“观书一见辄诵,敏于占对”。高士廉非但自己喜欢读书,他结交的朋友,也是当世名士学霸。《新唐书》说高士廉和薛道衡非常要好,薛道衡的文学成就,在隋朝是公认的坐二望一。长孙氏在舅舅家里,受到高士廉和大才子薛道衡的耳濡目染,这样的环境,对她养成读书的爱好,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士廉剧照,感谢原作者

幼年长孙氏,还不是皇后,但是她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为她日后的母仪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资治通鉴》说长孙氏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中,经常进入后宫,结交宫中嫔妃,为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家都知道,后宫是个步步惊心的地方,长孙氏要是没有文化,又怎么能够在后宫游刃有余,与李渊的嫔妃结交呢?

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长孙氏顺理成章,成了大唐皇后。历史上的后宫,争斗非常激烈,皇后被拉下马的事情非常常见。举个例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媳妇王皇后,不就被武媚娘拉下马了吗?长孙氏当了十年皇后,她的地位非常稳固,任凭后宫佳丽三千人,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永远只有她一个。文德皇后能得到李世民的独宠,在我看来,可以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概括。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

长孙皇后读书多,使得她能够知进退,明事理。李世民经常跟长孙皇后讨论国家大事,长孙皇后装着没听到,一句话都不说。李世民急了,就问老婆为啥不说话。长孙皇后说:“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各司其职。一个家庭里面,要是轮到了母鸡打鸣,就完蛋了(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牝鸡司晨”这个成语,典出《尚书·牧誓》,是周武王姬发指责“商王惟妇言是用”时用的比喻之词。周武王认为商纣听信妲己谗言,是商朝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那以后,但凡有后宫干政,人民就喜欢用“牝鸡司晨”“牝鸡之晨”这样词语来形容。长孙皇后张口就能引经据典,表示自己不想当妲己,劝丈夫别学商纣王,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表现。

李世民雕像,感谢原作者

皇后不能干政,但是必须打理好后宫,这是皇后的本职工作。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把李世民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李世民不至于为后宫的醋海翻波而分心劳神。长孙皇后管理后宫,主要的手段不是宫斗,而是施恩。有嫔妃病了,长孙皇后亲赐汤药。豫章公主的生母难产而亡,长孙皇后亲自抚养豫章公主。李世民生气要处置嫔妃,长孙皇后当面顺从丈夫,等丈夫气消之后,再替嫔妃求情。长孙皇后能把后宫打理得这么好,在我看来,关键还是有文化,有韬略。

长孙皇后从小就有读书的爱好,这个爱好让她受益终生,这个爱好让她有了成为千古一后的气质,这个爱好让她得到了李世民至死不渝的爱情。

参考书目:《新旧两唐书》《资治通鉴》《尚书·牧誓》

版权声明:本人已和版权公司签约,未经授权转载者,本人将委托版权公司投诉维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