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清朝开国太后孝庄文死后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没去沈阳的昭陵呢?

孝庄文太后死后没有被送到昭陵,而是安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外,这是怎么回事呢?身为皇太极的生前妃子,死后不应该去昭陵吗?即便不去昭陵,为什么没有葬在清东陵里面,而是葬在了清东陵风水墙外面了呢?

其实孝庄文太后死后没有送去昭陵,这是孝庄文太后本人的意愿。可能跟野史记载的孝庄文太后曾下嫁多尔衮有关系吧。你想啊,如果她死后去了昭陵,见了皇太极怎么说,难道说自己为了让儿子登基皇位,用自己的身体和感情笼络多尔衮吗?

皇太极无疾而终,死的很突然,并没有历下皇太子,孝庄文太后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眼光的女人,她拉拢住多尔衮,才不至于皇太极的皇权旁落,而且进一步巩固了皇权,孝庄太后从中调停斡旋,顺利帮助儿子福临登基,然后又培养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可以说孝庄文太后之于清朝稳固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一个,可能孝庄觉得自己并不是皇太极的正妃,皇太极先后娶了他们姑侄三人,最宠爱的是自己的姐姐海兰珠,而自己的姑姑则是正宫皇后,还有后宫各嫔妃,生前争宠,死后不愿意继续再跟她们争宠,再说皇太极生前也不是很喜欢孝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并没有安葬在昭陵,而是安葬在了清东陵,她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也放心不下自己的孙子康熙,所以不愿意去那么远的昭陵。

但是这么一来,康熙就不知道该怎么安葬祖母了,所以就把慈宁宫东侧五间殿拆了,在清东陵外墙建了“暂安奉殿”,以停放祖母孝庄的灵柩。后来到了雍正时期,孝庄灵柩还没有正式下葬,雍正也很头疼,于是有个大臣上表说,大清之所以能这么多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是因为孝庄的暂安奉殿是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不如就地建陵,以永保大清国运昌盛。雍正一听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于是就按照这个大臣的建议办了。

所以孝庄文太后的陵墓就建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之外,这也是停放了几十年才下葬的原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