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宁愿自刎而死,也不愿意渡过乌江?因为他早已看穿一切

项羽的一生实在是太过传奇了,他25岁的时候就带领5万军队击溃了秦国的40万大军,从此时破釜沉舟这个典故流传千古。项羽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逆转了局势,即便是后来的楚汉相争时,项羽也多次把刘邦打得落荒而逃。然而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项羽这样的大英雄也是一样的。在垓下之围以后,他并没有选择逃回江东,而是一个人在乌江边自杀。

项羽自刎而死也成了千年来文人墨客们惋惜的一件事,李清照有诗写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项羽过不过江东这件事也一直争论不休。当然大部分人觉得凭借项羽的能力,回到江东之后一定能够卷土重来的。不过霸王终究是霸王,他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选择了在江边自杀。项羽这一生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但是他从来没有输过。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唯一输的这一次,却让他多年的奋斗化为乌有。

或许他会后悔当年鸿门宴的时候,应该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或许那样自己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也想起了自己的这一生的经历,他当年离开江东的时候就抱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最后证实凭借着这股子霸气他成功了。但是楚汉相争他却失败了,当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江东子弟都已经不在了,他又有什么颜面回去呢?

项羽也并不是想不开,他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他知道自己能够逃到江东,但是他更加清楚刘邦的为人。刘邦不是像他这样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刘邦可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大患,一旦自己逃回江东,那么刘邦哪怕杀光江东的所有人,也一定会把项羽抓到的。那个时候江东恐怕会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自己带领的江东子弟早已不再,要是再给自己家乡的父老引去灾难,这样的事情是项羽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于是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自己身后的江东父老,所以他并没有选择渡江。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项羽的为人,可以说他的悲剧就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他这样的性格绝对是一个大英雄的,但是绝对成就不了一番大事业。就像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便开始大肆清洗功臣,这样的事情恐怕是项羽根本不屑于去做的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