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因为他耍了点小手段!

谁没事去屠杀功臣呢?刘邦也没杀功臣啊,朱元璋杀,也不至于屠杀吧?

你以为杀功臣很容易?一个弄不好就被打翻船的,看看宋之前“梁唐晋汉周”,除了周,哪一个不是因为皇帝想收武将兵权,然后被武将造反打垮了,然后灭国?

你想收兵权,问题是,武将那么乖,你说收就收?权力向来都是给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张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收兵权成功?

因为在从安史之乱,755年到宋开国的960年,这二百年来,每一个皇帝,都在削弱手下武将的兵权,包括节度使,也在削弱手下将领的军权,这样每一次的削权,使得武将的权力已经很小了,很难再威胁皇权了,不然,宋也是一个短命王朝,

当然,赵匡胤的削兵权也不是那容易的事,为此他也耍了点小手段。因为直接关系安全的就是禁军,于是最开始是对禁军将领的权力进行分割,将禁军一分为三,分三人统辖,再分别剥夺他们的调兵权,然后派监军等分割统兵权,

这一系列手段下来,那些跟着他的将军,已经不可能威胁皇权了,于是才有“杯酒释兵权”这出戏,失去这个背景,别说一桌酒了,就是刀架在脖子上,别人也不会放权的。

这不是赵匡胤仁慈,也不是他英明神武,而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谁都知道武将权力是最大威胁,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每一个皇帝,在登记后,不断的削弱武将兵权,到了张匡胤时代,已经难以威胁皇权了,

如果朱元璋处于赵匡胤的位子,他也会善待功臣,如果赵匡胤处于朱元璋的时代,赵匡胤也会杀功臣,这跟人品无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