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天足”女杰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1878年6月27日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棉村(今佛山市南海区)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革命家、画家。

何香凝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是廖仲恺先生的革命伴侣。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作品包括《狮》、《梅花》、《高松图》等,曾出版画集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等。

2011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

1897年与廖仲凯结婚,1902年东渡日本,1908年入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此间,与廖仲凯随同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10年毕业归国。之后辗转于港、穗、沪及日本之间,为革命奔波,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央委员等职。1928年辞去一切职务,专心作画。

2013何香凝艺术精品展

1929年,由上海出国,先到菲律宾、新加坡、锡兰等国举办义卖画展,后抵法国巴黎,又到比利时、英国、瑞士、德国等地。1931年,闻“九·一八”事变,于12月归国。抵沪后,主办救济国难书画展览。此间,与柳亚子、经享颐、陈树人等结寒之友社。1937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理事、执行委员,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主席。1938年后,迁居香港,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以卖画为生。光复后回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4年桂林巡展

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擅长中国画。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狮》

1914年设色绢本款题:“香凝”钤印:朱文“香凝”,白文“双清楼”。

《梅花》

1953年设色纸本款题:何香凝画于广州,一九五三年春。矫矫一株梅,心壮暮年笔。画骨铁铮铮,着花光奕奕。念花烂漫春,多少霜雪历。珍重岁寒姿,永葆贞刚质。一九七六年三月,赵朴初敬题。钤印:朱文“何香凝”,白文“赵晋字朴初印”。

《高松图》

1960年设色纸本款题:高松立海隅,梅菊为之护。幽兰亦间出,清泉石中漱。绿竹更悠然,岁寒挺如故。画树重高洁,画花喜独步。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住。绘画如其人,方向毫不误。画高寿亦高,但祝两繁富。一九六零年六月香凝老人以所画高松图嘱题,陈毅谨遵命。何香凝画于首都时年八十有二。钤印:白文“陈毅”、“仲弘”,朱文“何香凝”

何香凝书法作品

1930年水墨纸本款题:一九二七年后中国政治黑暗,连年内战生灵涂炭,青年被害者时有所闻。吾常与其时当局争辩,无效,愤而辞去所任政府各职守,于一九二八年出国经小吕宋、南洋而法国,目当时国内政治混乱万分,内忧外患河山破碎,有志救国者不能安居,赴海外逃亡者不知凡几。余对此有所感怀,特咏之。何香凝咏于法京巴黎。一九二八年咏,五八年书于西湖,时年八十有一。钤印:朱文“何香凝”。

197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香凝中国画遗作展览,1982年廖仲凯何香凝纪念馆于广州建立。出版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等。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在深圳兴建,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

(完)

编辑|虫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