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居功至伟的开国功臣,下场都很凄惨?

的确,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几乎是历史的常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汉初年的刘邦。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功高震主的韩信、彭越等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刘邦夺取天下过程中居功至伟的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韩信被杀,萧何曾经下狱,只有张良宣布自己要去修仙辟谷不食了,才躲过了刘邦的猜忌,最终得以善终。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后世并不鲜见。

不仅开国之君是如此,通过一番搏杀得以夺取君位的君主,在成功问鼎之后,其主要功臣也难免一死的下场。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雍正皇帝在登基的过程中,隆科多、年羹尧等人,都是立下了大功的。但后来,他们的下场都很凄惨。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不惜重蹈覆辙,追随野心家成就其登顶的梦想呢?我想,首先是贪欲。要知道,那些功臣追随野心家建功立业,不是无私的,其中有很大的成分是为了谋求富贵。

在中国古代,最高权力的更迭,如果是按照既定的合法程序进行,比如说,老皇帝死了,太子登基。那么,新的皇帝不用感谢任何人,他的皇位是老爹给的,他唯一需要感谢的就是死去的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这样平稳的交接。不要有野心勃勃的人,希望自己能够上位。更有一些人希望通过实现野心家的梦想而火中取栗。比如,在汉昭帝去世后没有子嗣,最终经过了一番波折汉宣帝即位,汉宣帝即位后有一大群人因为所谓的“定策功”而被封侯。

后世希望能建下不世之功的人,也层出不穷。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到将来自己会不会也成为阶下囚。

等到他们死到临头的时候,后悔已经晚了。李斯在临死之前就对他的儿子说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们总认为自己会比别人更聪明,自己会比别人更幸运。

其次,也有很多人是威势所迫而追随野心家们一起创业的。比如明朝初年,追随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那些功臣,他们很多人当初和朱元璋一样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才走上了造反之路,最终朱元璋登基称帝,他们也成了开国功臣。最终这些开国功臣,多数都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而死。

还有一些情况是,在早期野心家没有上位之前,他的追随者和野心家们拥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他们是一个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和野心家们一起去搏一把。

但是,等到成功之后他们会发现,野心家都是些只能共患难而无法共富贵的人。比如在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中,年羹尧就是雍正集团的一员,他的妹妹是雍正的侧福晋,这就导致年羹尧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和雍正一起干。至于事成之后,雍正如何对待他,则是他在当初无法预料的事情。

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在野心家登顶之后,能够成功地退出权力的游戏。但是,真正能够如同张良那样及时地功成身退者,少之又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