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校园朗读者

一首诗,让年轻学子体会到求而不得的孤独心境。

一本书,寄托了老师的殷殷期许。

一堂课,教会学生观察社会,真实记录。校园朗读者《今日聚焦》即将播出。

在兰州文理学院学生会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个名叫小七电台的常设栏目。从去年开始小七电台新增了一个固定栏目叫每周一诗词。每周,播音员会选取一首经典古诗词通过朗读的方式推送给大家。就这样,古代诗人们在某个明月松间照的夜晚或是长河落日圆的黄昏所写下的字句和心情,在千百年后又重新潜入了这些年轻学子们的耳畔、心中。

去年,陈萧一共录制了42首经典诗词,这些诗词通过小七电台、校园广播、以及学校里的LED大屏循环播出。据校方说,这样大量地诵读经典,传播经典,是这几年学校一直在做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世随时转,这种被动地灌输经典的做法,真的能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生起礼敬之心吗?在考试和就业的压力面前,会有人真正潜下心来体味千百年前的文字之美吗?在两天的采访当中,这些疑虑被一系列的细节一一打破。一首诗、一本书、一堂课,这其中所蕴含的经典的力量,就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念诵《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时,何文钦刻意压低了声音、降下了语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描写的是爱情中的惊鸿一瞥,但是慢慢地读进去之后,何文钦体会到了另一种人生况味。

写《青玉案元夕》时辛弃疾35岁,当时南宋政府已经偏居杭州40多年,辛弃疾一直上书朝廷,希望能挥师北上,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北宋失地。但是所有的建议都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内心的愤懑与孤独全都被记录在了自己的作品中。

在采访中,何文钦有好几次将这位生于800多年前的南宋词人称为稼轩先生,称谓的背后是由内心深处生发出的理解与共鸣。在理解稼轩先生内心的孤傲与悲凉的同时,何文钦自己的生活过的还是很积极向上。两岁时,爷爷就已经开始用平凉话教她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了。现在何文钦能够随口背出的诗词有2000多首。她说,背多了以后会发现,不是你在背诗,而是诗在教你。

从经典诗词中所获得的那份宁静,让何文钦这样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有了勇气与定力去认识世界、探索自身。

《历代咏甘肃诗词精选》,按照甘肃所辖的14个地州市为线索,梳理了300多篇描写各地景物的诗词,从西周的《诗经》开始,横跨唐宋元三代、止于明清。书中勾勒出的是3000多年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映刻过的人俗风情。马晖教授,是中华颂.经典甘肃项目的负责人,这本历代咏甘肃诗词精选就是在她的带领下,20多名老师,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完成的,马晖本人教授的是外国文学,牵头组织这样一个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的项目,她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马晖说,这些诗词佳作能否激发学生们的爱乡之情,她不敢保证,但是通过咏诵描写自己家乡的诗,学生们一定能更加熟悉和知晓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人与事。

朵吉芳曾试着用舞蹈勾勒出那位宛在水中央的漂亮的女子。她一直想跳出南方女孩那种婉约素秀的劲儿,不过后来翻看了《历代咏甘肃诗词精选》,她才知道,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伊人”,很可能是一位甘肃籍的女子。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古代诗词中所描写的那些旧时风貌,会令人在某一瞬间想要凭栏远眺、发思古幽情,同时也激励着一个人向内心深处探索,走上发现美的历程。朵吉芳同期:觉得那些会飞花令的女孩子好棒,很羡慕他们会背那么多的诗。

所谓飞花令,是古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今人将之简化,只要能说出带花的诗句就算顺利过关,兰州文理学院最近举办的经典甘肃诗词大会中,最后就设置了飞花令的环节,让选手们一决高下。

这是兰州文理学院最近这一两年才开设的非虚构文学写作课,校方希望教会学生们写作技巧的同时,也能培养起他们观察社会的独立视角。

现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们被要求每周必须写够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文章,内容必须真实不能虚构。两年下来,有将近100多篇的学生习作在知名传记作家李辉开办的公众号“地名古今”上发表。这些作品大都以忠于历史的态度,记录与刻画了自己的挚爱亲人以及故乡风貌。

课堂上,蒋应红老师给学生们分析的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书中,汪先生写了昆明的雨天,写了北京的遛鸟人,写院子里的葡萄架、写雨中的蔷薇花。有人评价说,看了这样的文章才知道:动人心扉的生命体验,并不一定在千里之外,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首诗一本书一堂课,兰州文理学院鼓励学生们诵读经典、继承传统,正好应和了去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校园朗读者能越来越多,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能在校园中被诵读传播。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