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精神:“写下的借条一定还!”,70年前的借条换得“巨款”

众所周知,我国在抗战时期的条件很艰苦,由于敌众我寡且装备极差的战略形势,八路军主要在敌后作战,于是当时的领导人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农村包围城市。依靠老百姓的力量,并以游击战为主,经常东奔西跑,更换驻地。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胜利,与中华儿女百姓作为坚决支持的后盾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其中就包括在缺乏供给时,八路军向当地百姓借钱接粮的故事。

2017年1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已经从“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华儿女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回日本老家。物资极度缺乏的战争年代,八路军生存下去都极其困难,几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能吃顿饱饭也成为当时极大的奢望。

这个时分怎么办呢,只能向老大众告贷了,当然八路军告贷那是一定会还的,但是战役的严酷导致了人们的分散,许多的人想要还钱却找不到借主了,那么现在在民间还有着很多的告贷,那究竟这些告贷能还吗?答案当然是能啊,接下来看看这些借单我们就明白了。

关于抗战的影视剧中,也曾经常出现八路军借粮借钱的故事。八路军与其他部队或军阀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八路军是真正来自于人民的军队,有着严格的军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似乎依然萦绕耳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始终是八路军的一贯作风,战乱年代八路军所谓的“借”,都会打借条并承诺日后偿还,战争胜利后,历经几十年的借条依然有效,政府将40年前的借款加倍偿还的故事仍在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百姓拿出当年的借条,政府也都一一兑换,但是还有部分借条散落在民间无法兑换,就是当今社会,在民间也会有人手中持有当年的借条.

前几年,一张一位名叫陈开基的老人拿着一张70多年前借条的照片一瞬间吸引了不少网友的注意,大家觉得这个肯定不简单,这也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小波澜。

据老人描述,这张借条是自己在翻修老屋的时候在墙隙中发现的,当时他就觉得很奇怪,墙里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肯定非常重要。老人打开字条仔细看来看,虽然上面字迹都已经风化,但是大概的内容还是可以看见的,这张纸条原来是张借条,里面的内容是:"今借到陈鸿清法币壹佰万元,麻鞋伍拾双,布陆拾斤,棉花壹佰贰拾斤。”

当他发现这张欠条时,又是喜又忧。喜的是按理应是有借有还,忧的是不知向谁讨还,这欠条还会有人认帐么?陈开基经过多方打听,确定这借条应向蓝田县委的统战部讨还。于是,陈开基拿着欠条找到了统战部请求兑现。经当地政府确认欠条的真实性后,又经经济学家按当时物价和1985年的物价换算后,又综合欠借的实际价值后,给陈开基兑现了8500元。

如果按现在的物价来说,这确定是少了点。但8500元在80年代来说,那是一笔很大数额的钱。照那时外汇换算价,一百万法郎只可兑换不足三千人民币。与其说政府少还钱,不如说是双倍奉还。不过,从历史的价值来看,从人民军队的信誉来看,这是陈家应得。

原来,村民陈鸿清因家中经商有物资积蓄,便向部队提供钱款衣物等援助,队长何太阳亲自写下借据:今借到陈鸿清法币100万元,棉花120斤,麻鞋50双,布匹60斤。随后团长王惠平还特意赶来嘱咐陈鸿清,如果家中资金紧张,可以凭借据到延安兑现还款。战争年代又是八路军,陈鸿清当时并未在意,也从未想起过会到延安兑现还款。随后不久,团长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陈鸿清也因病去世,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几乎已经无人还能记起。直到陈开基一次偶然的发现,才掀开了历史的记忆。

其实这些都是其次,从历史价值来看,足可以彰显八路军作为人民子弟兵的信誉及高尚品格,这也远比8500元带来的实际价值更有意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