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人熟知的清官,为啥在他去世之后,百姓要挖他的墓地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场上出现的贪官,那真是数不胜数,但清官的出现,就少之又少了。提到清官,这一位就不得不提,他是历史和老百姓心中最清廉的官,一生清正廉洁,正气浩然,他就是于成龙。

于成龙从小小的知县开始做官,一直做到了一品大学士的位置,一生廉洁奉公,去世的时候,室内别无所有,只有冷饭菜梗,破衣破鞋,别无长物。妻子嫁给他后,竟二十年未曾见面,一生四处奔波,频频调任。他的生活更是朴素到极点。

据记载:于成龙每天就吃一顿饭,还基本上都是是稀饭和青菜汤,没有青菜的时候,他就把院子里的槐树叶煮着吃,时间久了,槐树都变成了光秃秃的,于是老百姓送他一个光荣称号:于青菜。

在他的为官的生涯里,不管走到了哪里,目的都是造福一方,他的一生不辞辛劳,廉洁一生,67岁时去世,葬于老家山西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恒泉村。墓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周围圈着围墙,还有花岗岩的石碑坊,直到后来清朝灭亡后,天下第一廉吏的墓园也彻底荒废了。

民国末年,战乱和天灾不断,横泉村老百姓的庄稼连年欠收,寒冬马上就要来了, 却连一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为了渡过这个难关,村里老百姓经过商量,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第二天,几名青壮青年在村长的带领下,扛着锄头和铁锹,一起来到了于成龙的墓前。村长上香祷告,表达了村民们的难处。随后那些年轻人,就动工开始挖了,挖开后,大家一看,于成龙的墓是一棺一椁,因为木质好,棺椁并未腐烂。

村民们打开棺椁之后,于的身体早已化作一抷黄土,墓内随葬品很少,唯独有一个顶戴上的葫芦型金顶,这是纯金打造,后来这个东西给村民们,换来了800多斤棉花,还有每户5个饭碗,让村民们能安稳的过了个冬。

墓里还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陪葬品,差不多有半米高,是好几摞碗,里面放着白灰和松香,据当时知情人分析,饭碗代表着“挽留”,白灰代表的是“一世清白”,松香则代表的是“流芳千古”。村民得知这些信息后,非常感动,怀着感恩的心情将于成龙的棺椁复原位。

一世清白的于成龙活着的时候,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死后去依然造福着一方百姓,不愧为清朝第一清官,好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