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智讽昏君宋徽宗,花石纲变芭蕉!

北宋末年的时候,宋徽宗昏庸无道,只图自己享受,任用奸臣蔡京、李彦及宦官童贯、梁师成等人。这些人专权用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无恶不作。

宋徽宗

蔡京大家都知道的,读过水浒的都不会放过这个奸贼,除了字好看一点,人品极差,他的一生就是排除异己,为害人民的一生。童贯,北宋的宦官,字道夫,开封人。开始的时候,他任供奉官,后在西北监军掌握兵权二十多年,宣和三年镇压过方腊起义。梁师成,字守道,因为得到徽宗的宠信曾官至太尉,为人阴险毒辣,善于逢迎拍马,接受贿赂,为害民间。这些人中蔡京危害最重,是当之无愧的贼首。

至于宋徽宗,如果单纯当个画家或是鉴赏家倒是一把好手,可惜历史将他摆错了位置。宋徽宗将宋朝的重文轻武发挥到了极致,导致军备废弛,最终亡国,宋徽宗最终结局也是相当悲催,死时身体冻得像又冷又硬的馒头,尸体还被金兵做成灯油,但这又能怪谁呢。这是题外话了,我们回到正题。

花石纲

宋徽宗政治上昏庸,生活上也腐朽糜烂。他为了享受在东京的东北角大兴土木,建造假山、培植花木,建成了人工的花园,起名良狱(又名万岁山)。为了布置万岁山,他命令蔡京等人到处搜刮民间的奇石异草、繁花树木,四面八方运往东京。运送花石的船队,号称花石纲。蔡京、朱酌等人也利用给徽宗搜集花石书画的权力,趁机搜刮百姓,为害人民。他们着到什么地方有好的石木,就直接如强盗一样,破墙拆屋,不管百姓的死活。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敢怒而不敢言。

运到万岁山的花石纲,因为是从远地运来的,途中经风吹日晒,有的花木已快枯死了,死了又得再换新的。这样,新的旧的花木摆满了良狱(又名禁苑)。这种劳民伤财的勾当,被一个名叫焦德的优人看到了,他通过打浑给皇帝提了意见。

焦德,在当时专本演剧的钧天乐部里演戏。有一天,皇帝徽宗来到良狱(禁苑),焦德当时正在那里。徽宗指着园中的花竹草木问焦德说:“你知道这花竹草木都叫什么名字吗?”

焦德回答说:“这些都是芭蕉呀!”

徽宗听了以后疑惑不解,问:“你怎么能说都是芭蕉呢?”

宋朝平民

焦德回答说:“禁苑里的花竹草木,都是从四面八方运来的,路途太远,从巴地到上林,就都枯焦了,不就是芭蕉吗?”徽宗方才明白过来,不觉大笑起来。

有一天,皇帝举行酒宴,命优人演戏。优人焦德又借此讽谏了徽宗,希望徽宗能及时醒悟。演出开始的时候,焦德的一个徒弟拿着梅花走上台来,焦德指着他手中的梅花说:“这是什么东西?”徒弟回答说:“这是芭蕉”。另一个徒弟手拿松树、桧树走上台来,焦德又指着手中的树木间道:“这是什么东西?”徒弟回答说:“这是芭蕉”就这样,一连上来四个人,都说自己手中的花木是芭蕉。这时候,焦德走上前去,给四个人每人一个嘴巴。一边打一边说:“这是梅花,这是松树,……,你们为什么都说是芭蕉?”四个人回答说:“我见它们都是从巴地讨来的,又都焦了?”

奸臣蔡京

后来,蔡京被徽宗罢了官,皇帝赐给给他一块地叫做西园。为了开辟西园,蔡京毁坏民房数百间,老百姓对他愤恨不已。有一天,蔡京从家来到西园,见焦德在那里,就对他说:“你看看西园和东园的景致怎么样?”焦德回答说:太师公相东园嘉木繁荫,望之如云,西园人民离乱,泪下如雨。真可以说是“东园如云,西园如雨”啊!不料此事被后来宋徽宗知道了,就给焦德定了罪。

焦德,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宋代宣和年间一位伶官,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后因戏获罪,死于宣和年间,一位艺术家有如此的傲骨正气令人敬仰,反观宋徽宗也算是一个艺术家皇帝,却贪图享受,弄得民不聊生。在位期间农民起义不断,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宋江方腊起义,虽然起义被镇压,却不吸取教训,最终亡国,自己还遗臭万年!我们将这两位艺术家放在一起比较,更能体现出焦德为民请命的千秋义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