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印医,悠久历史丝毫不逊色中医!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中医,但提到印医就鲜为人知了,在古老的印度,印医也是足以与中医媲美的,而且医理和中医一样也是讲究平衡的,中医有“阴阳””学说,印医则有“冷热”之分。

印医在印度叫做“阿优吠陀”,“阿优”是“生命”、“寿命”和“年龄”的意思。“吠陀”可以理解为知识。所以印医“阿优吠陀”就是长生的学问。

印医的历史同中医同样悠久,而且两者几乎同时起步,如果说我国成书于2500年左右的《黄帝内经》算是中医基本成型的话,那么《阿阅婆吠陀经》、《苏希罗塔本集》、《恰拉卡本集》也是印医的代表作,也有近2700年左右的历史。

“三液平衡说”是印医的最基本的医理,印医认为“督夏”、“达士”和“玛拉”是人体内存在三种基本液体,“督夏”主导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达士”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起着某些特定的作用;“玛拉”是人体精华,部分储存体内,部分在行使生理职能后排出体外。这三者之间各司其职,起着平衡作用,人体就健康不生病,如果三者失衡就会被病痛侵袭。

印医跟中医理论也颇为相似讲究辩证,认为人体是个整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用药的根本是恢复三者平衡,药都是补药,是为了让三液平衡,人体组织复原病自然就好了。谁打破了这种平衡呢,印医也同样认为是吃的不干净东西引起的,油腻和肥肉是健康的大敌,这和我们现代人提倡的吃出健康是一个道理的。

印医用药也挺有讲究,先要净身,就是先把病人身上的脏东西弄干净,采用的方法在我们现在人看来有点过火,实施的方式是让病人呕吐、腹泻、必要是灌肠、和放血等,只有这样才保证药效。不过现在好多印度人采用的是绝粒七日,就是七日不吃饭食,只喝新鲜的柠檬水,既可以滋养肌体,又使有病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依靠人体自身的生理活动恢复印医所称的三液平衡。我国的“唐僧”,即玄奖大师在《大唐西域记》里也对绝粒七日有记载,并给予肯定。

印医所用的药也不少,有两千多种,绝大部分是草木树根等,同中医的中草药如出一辙。另外蜂蜜、人与动物的奶、盐、钾碱、明矾甚至砒霜和汞也能入药,也是是药三分毒,看怎么用了。对于蜂蜜印医也和中医一样密封为丸,治疗从胃酸到肥胖一类的疾病,将蜂蜜和几种野生的水果调和还可强身防老。

中医有“阴阳”之说,印医是“冷热”学说。印医认为病是冷热不周引起的,要先确定人体内是冷强热弱还是热强冷弱,然后给开一个方子。印医认为一切药和食物都分为冷热两类,这种冷热不是指触感,而是由它的效果决定的,比如大蒜属热,椰子水属冷,洋葱属热等等。

几千年来中,印医同中医也是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吸收,随着佛教进入中国,印医对中医的影响很多,因为佛教高僧往往也是印医高手,而且医德高尚。在隋唐时期都有典籍记载传入印医药方,唐太宗唐高宗都曾接受了天竺僧人送的延年药。当然来而无往非礼也,同时中医也传入南亚地区,印医同中医交流的不亦乐乎。

我国的藏医可说是中印医频繁医术交流融合的产物,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就带去四百多种药方、医疗器械和医书,以后藏王又聘请中医师韩文海、印医师巴热达扎根据各自见解共同编著藏医书《敏吉村恰》,所以藏医集中印医之大成。

从古至今,印医也和中医一样得到各自政府的重视、整理、研究和推广,印度的印医医生、诊所也是非常之多,一些大学还开设了印医课程,招收本国学生,同时也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就读印医。

作为医生首要的就是要有医德,印医同样很注重医德,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根本,不能掺杂世俗的杂念,普天之下莫不如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