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定都在哪里?王稼祥说完后,毛主席说“你的分析正合我意”

“新三人团”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

资料图片:出席六届六中全会前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人员合影。前排右起:王明、项英、朱德、王稼祥、毛泽东、康生。后排右起: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秦邦宪、陈云。

遵义:生死转折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撤销了“三人团”,经张闻天同意,报中央政治局批准,1935年3月11日左右,在贵州鸭溪、苟坝附近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即“新三人团”,全权负责军事指挥。新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家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3月12日,又确定毛泽东为指挥小组主要负责人。从此,毛泽东统帅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1949年初期,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特别是“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的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蒋介石的部队陆陆续续开始撤退到台湾,而此时的毛主席心中早已有了建立新中国的想法,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心里一直没考虑好,那就是新中国定都在哪里。

毛主席

现在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但最开始毛主席选的首都理想之地并不不是北京,而是哈尔滨。为什么会选择哈尔滨呢?毛主席当时有自己的打算。哈尔滨当时是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也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所在地,而且哈尔滨位置上距离苏联比较近,当时和苏联的关系还不错,可以得到苏联的援助,所以毛主席看中哈尔滨,而且想以后在这里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蒋介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蒋介石一败涂地,解放军迅速占领了许多别的大城市,特别是三大战役之后,全国大部分地方已经在共产党的掌控之下了,这其中就包括北平,所以毛主席选择首都的地点又发生了变化,哈尔滨已经不是在首选了,但是具体在哪个城市,毛主席还是没下决定。

解放前的哈尔滨

1949年3月份,一些民主人士陆陆续续的来了北平,其中就包括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王稼祥的到来让毛主席很开心,他正好想和王稼祥商量下定都地点的事情。毛主席说“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虽然中央也有考虑,但是具体还没定下来”王稼祥听后说“是不是在北平?”毛主席说“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把都城放在了南京,西安,开封和洛阳”,谈谈你选择北京的理由。

王稼祥

王稼祥说南京首先应该被否定,虽然南京是现在国民党的首都,自古也是虎踞龙盘之地,但是只要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凡是在南京定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虽然有点迷信,但是从地理位置上看,南京也不合适做首都,因为距离沿海太近。

南京解放

在说西安,现在已经不是汉唐时期了,西安位置显得有点太偏了,中国以后的经济中心是在沿海,所以西安不合适。至于开封和洛阳,由于在黄安沿岸,水患严重,交通也不算发达,另外中原地区的经济也落后,已经失去了作为首都的可能。王稼祥说“我认为首都的最佳地点是在北平,一方面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和外蒙,短期内没有战争的威胁,而且扼守东北和关宁的咽喉地带,战略位置很重要,令一方面北平曾是明清两代500年的首都,心里上百姓也乐于接受”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

说完后,毛主席说“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来我们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最终大家也都知道了,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对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