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呈祥,恩泽万代!小小“宜子孙”,彰显上乘“扬州工”

扬州国宝,名扬天下。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玉璧是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件东汉时期的精美玉璧,它寓意吉祥,巧夺天工,堪称汉代玉文化的代表之作。

东汉“宜子孙”双螭纹出廓玉璧是国家一级文物,不对外展出时,它都被妥善珍藏在扬州博物馆的库房里。扬州市博物馆讲解员居婷介绍,“宜子孙”玉璧是1984年,在扬州邗江甘泉地区的一个墓葬里发现的。它高9厘米、直径7厘米、厚度0.4厘米,在玉璧当中形制不算小。

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制,专家推断,墓主可能是东汉时期一位富庶的侯爷。由于曾被严重盗掘,墓葬里仅剩下四件玉器,其中三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宜子孙”玉璧就是其中之一。“宜子孙”玉璧是青玉材质,晶莹温润,局部带褐色沁泽,应该是主人生前比较喜爱的宝贝。扬州市博物馆研究员徐良玉介绍,当时,男女都喜欢将玉当领带佩戴或挂在腰部。“宜子孙”出土的时候,和铁剑靠在一起,所以它可能是佩戴在身上的一个挂件。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的一个代表性品种,有人认为,玉璧由环演变而来,是一种装饰品;也有人认为,玉璧是由人们对日月神崇拜的宇宙观演变形成。战国至两汉是玉璧发展的鼎盛时期,汉代玉璧的造型沿用了战国晚期的基本形制,一种是圆形玉璧,一种是出廓玉璧。所谓“出廓”,就是玉璧外缘还有轮廓,并在上面雕刻各种镂空纹饰。

徐良玉介绍,汉代时期,出廓玉璧多用双龙及铭文装饰,一般不用凤纹,这件玉璧上凤纹的大胆使用体现了扬州玉器工匠的独创性。放大看后,凤是环头的,给人感觉非常威猛。 此外,当时的玉璧大都是实心的,或者带有一点透雕。而“宜子孙”玉璧通体都是透雕,并采用了线刻、镂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精雕细琢,玲珑剔透。中轴线上有三个字“宜子孙”,是一种吉祥语:长宜子孙。寓意有利于子孙长寿。这件玉雕构思独立、设计大胆,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件。

汉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一个繁荣发展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造型与纹饰上,这一时期的玉器都有了新的发展。而这件“宜子孙”玉璧,代表了东汉时期玉雕的最高水平,堪称“扬州工”的上乘之作。

2008年,扬州举办了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当时,这件近两千年前的国宝被选为入城标志物。主办方特地放大比例,并在中间巧妙镶嵌上了一个晶莹透亮的地球。它意味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扬州,将以更开放、更自信的胸襟面对世界;同时,“宜子孙”这三个字,也寓意着运河文化恩泽万代。

一件小小的玉璧,传承了玉文化,体现了扬州工,通过它,可以和古人进行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相信后人也一定会把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徐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