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这五个人喜欢果郡王,都没好下场,现实中竟大不相同

《甄嬛传》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明是严肃的宫斗剧、政治剧,但是到了果郡王这里,却嫣然成了偶像剧。倒没有任何褒贬意味,只是允礼身上的有许多因素,放在人人自危,心机深沉的紫禁城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例如:不求回报的爱情,无怨无悔的守护,甚至喜欢允礼的女孩,也被感染上了这种素质,对着果郡王只有爱情,转身面对深宫,却又是另外一幅面孔。

就是这样清风朗月一个人,喜欢他的女子还真不少,只不过下场也都非常惨,难道这就是深情的代价?但是殊不知,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人物原型却相对幸福很多。下面我们一个个介绍:

一,甄嬛。第一个要说的当然是我们的主角了,她的悲惨,不是因为死去,而是带着绝望活着。一直以来,雍正将甄嬛视作纯元的替身,虽然也对甄嬛动情,但是当一切真相赤裸裸的摆在人物面前,还是令人气愤和失望的。

在甘露寺,甄嬛遇到困难,是果郡王一次次无私的帮助(注意,是无私,不是顺手,参见凌云峰躺雪地一幕),而这种无私,是在经历皇帝欺骗以后足以令人顷心感动的,或者说,此刻的甄嬛有多恨雍正,就有多爱果郡王。然而,一个乌龙的死讯,与不合时宜的孩子,让她不得不再次回宫。当允礼再次归来,两人已经不复往昔,甚至甄嬛亲手将毒药送给果郡王。

在真实的历史中甄嬛原型正是孝圣宪太后,实实在在的幸福人。她早年进入胤禛的府上,没有特受宠,却也因为出身,不被人欺凌。当时,最受宠的人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因是风口浪尖的人,活的小心翼翼。反观“甄嬛”,很早生下四阿哥弘历,弘历又深受康熙喜爱,最后登基为皇帝,拜钮祜禄氏做太后,无比孝顺。

二,浣碧。剧中,浣碧是最接近真实的人物,不太聪明,却又有小心机,忠心于主,偶尔也会动摇。对她来说,喜欢果郡王是一生中做过最坚定的事,然而悲剧的是,对方不爱她。阴差阳错,成为允礼嫡福晋,可是没多久,雍正就把果郡王弄死了,浣碧于葬礼上一头撞死,殉葬剧终。

但是必须说,在历史中浣碧没有那么多波折。首先,她出身高贵,正牌钮祜禄氏,绝对不是小妾所生。她的父亲,是康熙朝响当当的人物阿灵阿,雍正生母为乌雅氏,乌雅氏的妹妹正是阿灵阿之妻。出身也是“浣碧”为何可以做嫡福晋的原因。

三,孟静娴。《甄嬛传》中,孟静娴为了果郡王,过了适婚年龄都不出嫁,最后熬成“老女”。在果郡王娶浣碧的同时,终于如愿成为侧福晋,可是谁知道,皇宫夜宴误食了剪秋准备给甄嬛的毒药而去世,也算不得好死了。

但是必须说,在历史中,孟静娴不要幸福好吗!

《清史稿》记载: 果郡王侧福晋孟氏(这里没有给出名讳,静娴是杜撰),为丈夫钟爱。爱新觉罗允礼一共就有过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是孟氏所生,可见比起嫡福晋,她是更得宠的,远远比《甄嬛传》里求而不得要幸福的多。

四,宁嫔。电视剧中的宁嫔出身卑微,是圆明园一养马女孩,人人对她冷眼旁观,唯有果郡王以看女孩的眼光看她,这也成了宁嫔唯一的温暖。在辅助甄嬛报仇杀掉雍正以后,宁嫔割腕自杀,因为生无所恋,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是如何?

《清史稿》只有一句话,宁嫔武氏,雍正十二年卒,追封宁妃,葬入妃园。可以得知,首先真实历史中,她是死于雍正之前,其次 死后受到很大礼遇。

五,瑛贵人。瑛贵人来于果郡王允礼的府上,浣碧入府以后,忌惮她的美貌,遂将其送入宫中。在剧中,她有没有喜欢果郡王其实并没有明示,但是通过她”思念故人“的言语可以推知,或许她对允礼也是有感情的。可是很无奈,被动的卷进了后宫争斗,三阿哥弘时的追求更是使她丧命。

据考证,雍正皇帝后宫嫔妃共有三十人,其中贵人有六位,包括安陵容在内都被记载进紫禁城档案,然而就是没有瑛贵人。也就是说,她是《甄嬛传》为了剧情需要杜撰。但同时,野史也有说,三阿哥弘时之所以被废,除了他为胤禩等人说好话之外,还是由于他主动接近雍正后宫一嫔妃,可见编剧是把这俩安在一起了。

总而言之,有关果郡王这五个女子,在正史中,却又是大大不同。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