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幽默是天赋,多寡不等,不可强求

梁实秋(1903-1987)

这个世界,这个人生,

有其丑恶的一面,

也有其光明的一面。

幸遇三杯美酒,况逢一朵花新,

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一生著作等身。梁老先生的作品,文字老辣、字字珠玑,谦和之下暗藏着幽默,历史、典故、人文、旧俗、社会、生活无所不包,每篇两页纸,多不过三页,短小精悍,没有半句废话,可读性极强。

所谓幽默

幽默一词虽然是英译,可是任何民族都自有其幽默。常听人说我们中国人缺乏幽默感。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社会里,幽默可能是不被鼓励的,但是我们看《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谑而不虐仍不失为美德。东方朔、淳于髡,都是滑稽之雄。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为立《滑稽列传》。

较之西方文学,我们文学中的幽默成分并不晚出,也并未被轻视。宋元明理学大盛,教人正心诚意居敬穷理,好像容不得幽默存在,但是文学作家,尤其是戏剧与小说的作者,在编写行文之际从来没有舍弃幽默的成分。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没有令人绝倒的人物,几乎没有一出戏没有小丑插科打诨。

至于明末流行的笑话书之类,如冯梦龙《笑府序》所谓“古今世界一大笑府,我与若皆在其中供话柄,不话不成人,不笑不成话,不笑不话不成世界”,直把笑话与经书子史相提并论,更不必说了。我们中国人不一定比别国人缺乏幽默感,不过表现的方式容或不同罢了。

我们的国语只有四百二十个音缀,而语词不下四千(高本汉这样说)。这就是说,同音异义的字太多,然而这正大量提供了文字游戏的机会。例如诗词里“晴” “情”二字相关,俗话中生熟的“生”与生育的“生”二字相关,都可以成为文字游戏。能说这是幽默吗?在英国文学里,相关语(pun)太多了,在十六世纪时还成了一种时尚,为雅俗所共赏。文字游戏不是上乘的幽默,灵机触动,偶一为之,尚无不可,滥用就是惹人厌。幽默的精义在于其中所含的道理,而不在于舞文弄墨博人一粲。

所谓幽默者,所谓幽默家(humourists),其人必定博学多识,而又悲天悯人,洞悉人情世故,自然的谈吐珠玑,令人解颐。

幽默引人笑,引人笑者并不一定就是幽默。人的幽默感是天赋的,多寡不等,不可强求。

▶文章选自梁实秋《人生几度秋凉》

送福利,送福利!我们将从这一期的后台留言中选取 1 位小伙伴,随机赠送好书《人生几度秋凉》1本。

梁实秋赤子之心写尽人间至情至性真滋味

人生如寄,不过如此。梁实秋的文字典雅从容,充满了暖暖人情味。在琐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寻常中发现生活的妙趣,于世间万象中感悟彼此的人生。本书中选取了梁实秋经典的散文篇目,并加以重新整合编辑,突出生活的趣味与励志主题,让当下浮躁的都市人群重新审视身边的美好与光明。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不管世风如何浮躁,都尽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

方式:关注“365天读经典”,后台页面留言,说说你认为的幽默。

时间:7月7日至7月8日(我们将于7月9日公布获奖名单)

- THE END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