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年老昏聩,使袁家夺嫡模式再次出现,开启东吴衰败模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用了孙权身上也很贴切。孙策死后,面对东吴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局面,孙权广施仁政,改革时弊,亲贤臣,远小人,不仅稳住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和刘备集团联合,大败曹操,奠定的三分天下基业。

曹操说过:袁绍的儿子是一蟹不如一蟹,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但随着时间推移,年老的孙权,也如袁绍一样,爱子无章,将家事和国事混为一谈,挑起夺嫡之争,为东吴帝国的灭亡埋下了火药线。

孙权立的第一个太子是孙登。孙登在史籍中不乏溢美之词,上得孙权之欢心,下被天下百姓爱戴,中与朝中大臣和睦相处,其治理国家之能力,在大情小事上皆闪耀着一个明君之光芒。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将来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可惜英年早逝,33岁病逝。

孙登死后,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但孙权同时特别喜欢孙和的弟弟孙霸,封他为鲁王,待遇和太子一样。于是,朝中大臣分为两派,分别拥护。

东吴帝国开始了火热的夺嫡争斗。孙霸手下联合手起,成群结对的诬陷太子。孙权被谗言迷得昏了头,连陆逊都被他逼死。

公元250年,孙权对太子孙和和孙霸之争感到厌烦,下令罢黜太子孙和,贬作平民,放逐故鄣,同时下令孙霸自杀。封当时他最喜欢的儿子孙亮当太子。

孙亮只是一个儿童,根本没能力担当大任。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十岁孙亮继位皇帝,大权落入权臣诸葛恪手中,东吴帝国从此开户了衰败模式,皇帝沦为权臣控制的傀儡,掌握废立之权。权臣间又相互斗争,徒耗国力。最终被司马家吞并。

吴国之败,首恶在于孙权。既立孙和为太子,就必须和其它人有所区别,太子是一国储君,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人。孙权混把国事当家事,年老昏聩,把吴国拖入混乱之中,开启了衰败模式,验证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