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云台廿八将与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东汉云台廿八将与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 文 三只眼读史

光武帝刘秀逝世后,汉明帝刘庄即位,遵照先帝遗训,克勤克己,提倡儒家学说,事必躬亲,宣布凡是后妃家族的成员一律不得干政封侯。汉明帝常常深夜自省,感到刘家江山来之不易,感念追随父皇打拼天下的众多功臣,同时也为了激励后人效仿,便在南宫修建云台,挑选出二十八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将他们的画像放置在云台上,以示皇家恩宠,这就是云台二十八将,也称“云台廿八宿”。

唐太宗李世民随父亲起兵反隋,战功赫赫,玄武门之变后登基为帝,他对臣下恩威并施,把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特别善于调节君臣之间的关系。做皇帝以后,唐太宗常常回忆起当年金戈铁马、冰河洗剑的战斗岁月,从没忘记那些鞍前马后追随自己的功臣,深知打下江山容易,坐稳江山却很难的道理。为了标榜那些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他派画工以真人大小绘制功臣的画像,把画像放在凌烟阁上,供子孙瞻仰学习,同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这样就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说法。唐代诗人李贺写下《南园十三首》,其中一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便是明证。

无论是云台二十八将,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在位皇帝对功臣的肯定,换成当前的说法就是“有为才有位”,都表明了自己不是薄情寡义的君王,自己会牢牢记住臣下的功绩,也让后世子孙不要忘记前人打江山的艰辛。更为重要的是彰显忠臣功勋,激励后来的臣下,死心塌地地位朝廷服务。

用生动的故事,讲述枯燥的历史,请关注“三只眼读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