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被忽略的守城神将,蜀汉铁闸,让东吴寸步难进

三国

的历史,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从

魏、蜀(汉)、吴

三国建立开始的,但实际上三国历史最精彩的部分却是在三国形成前,也就是

东汉末

这段时间,包括

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诸侯争霸

等,最精彩的人和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反而三国形成后,却显得不那么好看了,像

文鸯

这样的猛将因没有赶上那个武将争锋的时代,而只能独孤求败。三国后期还有很多这样的奇才,都因为这个原因而埋没了。

蜀汉后期,就曾涌现过一位英勇的守城神将,他在蜀汉灭亡之际,苦守孤城,先后3次粉碎了孙吴的进攻,成为两国边境的一道铁闸,让孙吴寸步难进,他的名字叫——

罗宪

罗宪出生的时间很晚,于公元218年,这一年,

赤壁之战

已经过去了10年,这一年,刘备正在进攻汉中。

罗宪祖籍其实是在荆州,他们家和很多荆州士族一样,跟着刘备入了蜀,于是成为蜀汉集团荆州派的一员。

罗宪生活的年代基本上就是

诸葛亮

六出祁山,命丧五丈原,然后

蒋琬、费祎

继任为相的年代。但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没有上场表现的机会。由于

“蜀汉四相”

都是荆州人,所以荆州派的人士都受到了重用。

罗宪小时候拜蜀汉名士

谯周

为师,长大后,入朝做起了太子的宿卫官等,还作为使者出使过孙吴,其才能得到了大家的交相称赞。

“蜀汉四相”相继谢世后,宦官

黄皓

专权,罗宪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于是被黄皓贬到巴东镇守

永安城

蜀汉被邓艾、钟会灭亡后,罗宪不甘就此归顺曹魏,据城固守。孙吴见蜀汉巴东地区还未落入曹魏之手,于是派将军

盛曼

以援救蜀汉的名义进军巴东。

罗宪见孙吴不义,乘人之危,便选择了投降

曹魏

,盛曼便不敢乱动。

不过后来

“幼麟”姜维

出奇计欲图恢复蜀汉,结果失败,导致曹魏大将

邓艾、钟会

相继被杀,蜀中陷入混乱状态。于是孙吴抓住机会,派

步协

增兵巴东,和盛曼一起强攻永安。

罗宪一面派人到曹魏告急求援,一面组织军民积极抵抗。步协引军来攻城,罗宪大发神威,主动出城与步协接战,杀了步协一个措手不及,大败东吴军,然后又固城自守。这一招很有点当年

张辽

守合肥、威震逍遥津的味道。

吴主

孙休

非常气愤,马上派

“江东四英”陆逊

的儿子

陆抗

亲率大军3万,前去增援步协。而永安城中的罗宪部队,只有2千人左右,连日的守城战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

然而,关键时刻,在名将陆抗面前,罗宪再次大发神威,率领将士苦苦坚守城池6个月之久。这时,曹魏的援军还没有来,城中的百姓又一大半染上了瘟疫,于是有人劝罗宪弃城而逃。可是罗宪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优秀品质,誓与永安共存亡。如果南宋的臣子都像罗宪这样有血性,

蒙古

也不会那么轻易的灭掉中华。

刚好这时,曹魏也有动作了,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救援永安,但却从荆州方向攻打孙吴的

西陵

,欲图切断吴军的归路。这样,陆抗的西线部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撤围而去,永安城才终于逃过一劫。

罗宪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司马炎

篡魏后,对罗宪大加赞许,让他继续留任巴蜀地方官,其子孙皆得善终。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

《蜀山笔侠》

,号

“賨人客”

,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