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铁面无私,为何26年升迁27次?只因从不得罪这类人!

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中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他是中国廉吏的标杆,清廉的代名词,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关于他铁面无私的电视剧,电影,戏曲数不胜数,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他的声誉经久不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从来不乏一些硬骨头的人官员,他们的铁面无私铁面无私,有的甚至尤胜包拯,但是对于后世的响其他人都望尘莫及。

第一包拯肯定自己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这是不容置疑的,第二包大人形象有特点,就是脸黑,这个形象就给人一种,无私强硬的印象。第三肯定是得到了当局的宣传,和肯定,如果一个处处受到排挤挤压的人,如何也不会名声在外,你觉得呢?

而且他秉公办案,肯定是要得罪不少的人的,少不了被打击报复,这个从各种的电视剧,史书中就能揣测一二,但是他铁面无私,为何还能26年升迁27次?原因是从不得罪这类人!

他尽管也有过犯错被贬的经历的,但是很快就会再度高升,并创下了为官26年升迁27次的记录,不仅宋代罕见,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罕见。在官场斗争极为残酷的宋代官场,他是如何生存的?

天圣五年的进士总共录取了1418人,这些人中,出现了这么多高官,在大宋一朝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出现了一甲前三名同为宰执的局面,在当时前所未有。这一届科举出现的人才多,直接导致了包拯有机会获得“同年”的帮助。这种同窗的友谊在当时也是极为宝贵的,就像现在的大学同学,如果在一个公司里面都是你的大学同学,你做事肯定非常方便了。

​《包拯集》的187篇文章中,其中55篇中明确批判了61位本朝人物。这61个人物中,只有2位是天圣五年科的同年。除了这两个人外,包拯为官一生,从未批评过任何天圣五年科的同年。这就是包拯为官的技巧和他聪明的官场运作。尽管他是一位清官,但是实现清官志向的手段也是比较灵活和世俗的。他也通过这样的方法做出了很多的为人民谋福的事情,这是值得赞扬的,你觉得包公这样圆滑好吗?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