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却突厥西走吐蕃制地一万里握兵三十万 此大唐名相也曾盗铸钱币掠卖人口

唐睿宗李旦评价:“此人正直齐于宋璟,政理逾于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唐玄宗李隆基说他:“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要知道姚崇宋璟可是开元盛世的名相,什么人能比他们还强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唐代美髯公、当县令的时候公开抢人卖钱请客的郭元振, 杜牧写文章称赞郭元振:“郭代公元振,亦进士也,镇凉州仅十五年,北却突厥,西走吐蕃,制地一万里,握兵三十万,武氏惕息不敢移唐社稷。”

郭元振的父亲叫郭爱,取了个新罗贵族之女叫薛瑶,作为富家子弟的郭元振却总是受穷——太讲义气了:十六岁的时候在太学读书,家里一次性给了他四十万零花钱,可是正好赶上同学家里死了人,程元振就把四十万钱都随了份子,然后很长时间只能蹭饭吃(四十万钱能买十到二十万斗米,折合现在多少钱很好算:一斗十五斤)。于是史书(包括《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载程元振“任侠使气”。

提起郭元振,可能有的人不知道,但是一提“牵红线”,人们就会想起“月下老人”。而实际上“牵红线”这个词,其实就是从郭元振那里来的:两米一的高富帅被当朝宰相看中了(有人说那宰相是张嘉贞,肯定不对,因为郭元振比张嘉贞还大九岁),可是宰相大人的五个女儿都想嫁给郭元振,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五个美女每人身上拴了一根红线,让郭元振牵着一个走——“牵红线”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估计很多人都会感到气愤:你个郭家小子,就不会把五根红线一起牵走吗?

一般来说,史书很少记载一个人的相貌,但是却记载了郭元振是个美髯公:“长七尺,美须髯”。要知道唐尺和汉尺不同,汉朝七尺只有一米六一,而唐朝的七尺就有两米一了。这个大个子美髯公后来考上进士还当了县令,虽然已经自立门户,但是还改不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于是他在梓州射洪当县令(一说为通泉尉,其实是一个地方,唐朝通泉和射洪合并了)的时候,就动起了歪脑筋:“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掠部人卖为奴婢者甚众。”结果被告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下令:“家产查抄,把人给我抓到京城来!”

郭元振被抓来了,一起送来的还有几百本书——那是查抄所得的全部家当。武则天又好气又好笑:“你又是造盗铸钱币又是掠卖人口,钱呢?”当时还是县令的郭元振回答:“一部分请客花了,一部分周济穷人了。”武则天也拿他没招儿:“你去当凉州都督吧,那里突厥人多,好抢。”

也不知道郭元振到了凉州还抢不抢人口去卖了换酒请客,反正他是把凉州治理得“牛羊被野,夷夏畏慕,令行禁止,道不举遗。”郭元振的官职也一升再升:太仆卿、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两次次拜相并兼任御史大夫,进封代国公,成了大唐一代名相。

而最奇怪的是,郭元振升任太仆卿要离开凉州的时候,他治下的各部族酋长都舍不得他走:有剺面(用刀子割自己的脸表示悲伤,唐太宗驾崩后也享受过这待遇)哭送者,旌节下玉门关,去凉州犹八百里,城中争具壶浆欢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