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诡异的傀儡戏,原是我国传统艺术,如今在日本越南大放异彩

傀儡戏就是木偶戏,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并且在2006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如今有些种类的傀儡戏已经只剩下名称,却仍然在日本和越南能够见到。

中国历史非常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木偶戏源于汉朝,兴盛于唐朝。但据出土文物和历史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木偶戏表演就已经出现了。

山东省莱西县岱野遗址出土的一批西汉墓穴文物,是中国傀儡戏最早证据。

除此之外,诸多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东汉的《风俗通》、唐朝的《乐府杂录》、杜佑的《通典》、《后汉书》及《旧唐书》当中都有关于傀儡戏活动的记载。

到了宋朝的时候,民间的傀儡戏表演活动更为发达,种类繁多。《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梁录》以及《西湖老人繁盛录》等书都有关于北宋都城汴京与南宋都城杭州的傀儡戏活动记载。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傀儡戏种类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等等。

关于水傀儡还有这样的描述,“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垂钓,后有小童举棹划船,辽遶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

如今傀儡戏在我国几乎销声匿迹,可是在越南日本却还能时常见到。我国的“水傀儡”在越南就叫做“水上木偶戏”。日本的木偶戏发展深受唐代傀儡戏的影响。傀儡戏在唐代发展成为著名的市井艺术,在奈良朝大量吸收唐文化的背景下,傀儡戏作为散乐的一支经过朝鲜半岛东传到日本。

日本的木偶戏是从江户时代(1600~1868)发展起来的,又叫做“木偶净琉璃”。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撰写了很多剧本,使得日本的木偶戏更加蓬勃发展。

傀儡戏的重要功能是驱除邪煞,这种社会功能使得木偶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是与其他戏剧相比的特殊之处。

傀儡戏有驱除邪煞的功能,最初举行除煞仪式的时候,会使用咒语、手决、符咒以及法索,还有七星剑等法器,使得傀儡戏更加具有神秘色彩。但正是由于傀儡戏的宗教色彩,以及传子不传女,女性不得登台等观念,如今它已经濒临失传。

中国的傀儡戏逐渐走向边缘化,濒临失传,而日本的却不断发展,最终日本三大剧种之一,还成为了日本的国粹。

傀儡戏原本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而现在看到木偶戏却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日本,连越南也有表演。这一切真是令人惋惜,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