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良渚玉器,你见过吗?

邮票作为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

是特殊的文化传播载体

一直被誉为“国家名片”

方寸之间展现中国耀眼文明

良渚文化以璀璨的玉文化闻名于世

是中华玉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象征

这两者的结合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精彩?

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艺术创作的杰出成就,气势雄伟,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良渚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渗透着宗教、政治、军事、礼制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关键所在,是中华玉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象征。

2011年3月8日,为了展示良渚文化,促进良渚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中国邮政发行了《良渚玉器》特种邮票,全套2枚。邮票内容表现为玉琮和玉璧,规格均为30毫米乘以40毫米,这两枚邮票属于编年邮票并且是采用影写版的方式印刷的,发行数量也是相同的,分别为1019.99万玫。

邮票主图选用被称为“琮王”的玉琮。背景为神人兽面纹图案。“琮王”其玉质沁为黄白色,有紫红色瑕斑。每个竖槽中刻有两个完整的神徽(即神人兽面纹)图案,与四角所刻四节神徽纹饰相对应。上节刻有两束弦纹和圆眼、凸鼻,应为竖槽中神徽的羽冠和神人面部;下节浮雕的大眼睛和嘴,则是竖槽中神徽的兽面部分。在第两节和第四节的兽面左右,各浮雕一个鸟纹,鸟的身体部分完全用兽面的大眼睛表示,象征着鸟应该是这一神灵的载体。

邮票图选用带有“鸟立坛柱”纹饰的玉璧。背景为“鸟立坛柱”的图形符号。“鸟立坛柱”纹饰的玉璧其玉质色泽斑驳,青、白、灰相互混杂。整器非常规整,抛光精致。在该器一面中部稍上位置若隐若现的印刻有一组“鸟立坛柱”的图形符号,由立鸟、阶梯状高台和台内类似飞鸟的纹饰组成。鸟伏首敛翅侧立在三级阶梯状的高台之上,鸟爪依稀可见。

本套邮票选用良渚玉器的典型器物,突出其特有形制,并结合其他地方出土玉器中不常见的精彩、细致的雕刻纹样。由于良渚玉器经过长期土壤侵蚀,颜色泛白,且周身斑驳,因考虑到这一特点,邮票以巧妙的衬托或渲染,来增加画面的美感,突出良渚玉器的特色与良渚文化的韵味。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

并不间断地延续到现在

良渚邮票承载着几千年的玉器文明

这套邮票上的国宝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内容支持/良渚文化

编辑/周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