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庄皇后真的下嫁给多尔衮了吗?

我认为,孝庄太后曾经有下嫁给多尔衮。

但这种下嫁,并非游牧(或者渔猎)民族的女人是财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是多尔衮出于对皇太极的报复;而对于孝庄而言,那是她为了保住子孙皇位,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首先,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多尔衮的母妃阿巴亥被皇太极逼迫殉葬。而此时多尔衮年幼,无能为力。这事情对多尔衮影响较大较为深远。所以当多尔衮有这个实力来称霸满洲的时候,他有”报复”皇太极的主观能动性和理由。

其次,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多尔衮要求所有大臣上书必称其为“皇叔父摄政王”;然而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末,称呼变成了”皇父摄政王”。虽然一字之差,但意思差之千里。本身多尔衮就受过一定程度的汉化。对于其中的差别,不会来的无缘无故。按照汉文化的逻辑,只有我娶了你妈;或者你过继给我做了我儿子,才能称为你的父亲。然而福临过继给多尔衮是不可能的,如果过继给多尔衮,他将失去皇位继承权。所以孝庄下嫁可能性更大。

再次,孝庄停灵37年年才下葬。的确给出的表面理由是,他们已经入关,而皇太极的墓在盛关外,给出了不合葬的理由。但不合葬,却为何不下葬?顺治和康熙都是汉化程度非常高的满清皇帝。顺治为什么越是接触汉文化之后,越是生不如死?之后为什么对多尔衮那么痛恨?康熙对孝庄那么孝顺,为什么不给孝庄下葬?最终为什么是一个根本不顾及名声的“实用主义者”雍正给孝庄下葬?为何乾隆上台后,又要给多尔衮平反?很多原因史料里晦暗不明,没有必然关系联系。

但如果说正是因为多尔衮报复性地娶了孝庄,顺治受不了这种侮辱,所以生不如死,痛恨多尔衮。而康熙知道内幕后,就坚决不能将孝庄和皇太极合葬,但如何处置,康熙爷为难了。结果雍正才不管这套,反正人不能不下葬,搞了个昭西陵。而乾隆汉化程度也非常高,他用了点心思,干脆把多尔衮平反,这样抹平影响,禁绝民间恶意猜测,真相毕竟很容易被猜到。

那有人提出疑问了,为什么史料里没有记载?

多尔衮死后是遭到清算的,所以有很多所谓记载,肯定都跟多尔衮一起去了。并且从顺治开始就此事就十分忌讳,加之康熙雍正乾隆四代人的努力(“文字狱”知道吧?),宫廷记录也好,知情官员的笔记、实录也罢,统统消失。但也不可能完全彻底消失。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时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你敢说他完全就是假的么?所谓“历史书上除了人名都是假的,而小说里除了人名都是真的。”

那有人又问了,顺治觉得耻辱可以理解。那么康雍乾已经过去的事情了,何必对此事如此认真?

满洲人出身渔猎,带着奴隶社会末期的残余,突然进关统治一个文化比自己先进若干倍的一个偌大帝国。小叔子娶嫂子,这事在为入关之前,那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这在汉人的眼里,这是乱伦,这是野蛮与未开化。清朝一直自称是承袭明朝的国祚,那么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这种事情还是小事吗?

当然啦!这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并非学术,文章里面更多的是推理,而非所谓的实锤论证。欢迎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