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中的杂家,在地位上虽不如儒家和道家,但也不容忽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一起争鸣,出现了中国思想史中前所未有的盛况,可谓群星灿烂,百家思想齐聚一起交融和碰撞,各家的思想既有交锋,又有相互影响。到战国末期,诸子百家的融合更为明显,而《吕氏春秋》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诸子百家的融合盛况,这个时期出现了最后一个流派,即杂家。

1,吕不韦

吕不韦,约生于公元前290—280年间,死于公元前235年,卫国濮阳人(今河南濮阳),他在河南禹县经商,后来发财致富,家累千金,他把商业投机的本领用到了政治上,在秦嬴政期间,名望达到顶峰。后来被秦始皇流放四川,途中选择了服毒自杀。后世学者对吕不韦的死,很多认为这是一场冤案。

2,《吕氏春秋》

在总结诸子百家各派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吕不韦聚集了三千门客,要他们每人都著书立说,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以集齐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此书有140篇,分为26卷,共计20多万字,此书成后,吕不韦把它公布于国都咸阳城门,声称有能增损一字者,赏给千金,以示此书的重要。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的思想,同时以道为主,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吕氏春秋》博取了各家之长,兼收儒、墨、道、名、法等学派的思想,企图把百家学说融合贯通在一起,形成中国思想的大一统,但事实是,这点并未实现,而是最终形成了百家中的杂家。

3,《吕氏春秋》的缺陷

虽然《吕氏春秋》的用意很好,是为了容纳百家思想,取长补短,统一天下舆论导向,但从结果上看,此书并没有在总结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形成隶属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而更多的是折中调和,简单的把各家学说拼凑在一起,显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服务目的。

整体上看,它有两大缺陷:一是重复。二是自相矛盾。

4,杂家的影响和后世意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虽有一定的局限,但却真实记录了先秦的百家思想,诸子百家中很多流派已失传的资料,在此书中都能找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那个时期的史料内容,为后世对先秦时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百家争鸣结束后,大一统产生了,秦通过法家的思想统一了六国,但这种大一统跟杂家的欲把百家融合的做法也不无关系。秦二世而亡之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数百年间,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占有着绝对的统领地位。而杂家在中国历史中,再也没有出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