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与“商”的由来

“晋”

篆文中,“箭”即“晋”,意为箭柄插于箭筒中。古代的氏族、部落、国家的得名一般都与其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关系最为紧密。历史上,晋国位于周朝北方,长期与游牧民族打仗,在射箭术方面尤为突出·。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其中赵国胡服骑射,射箭术第一,魏国强弓硬弩也曾经无敌于天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晋”可以理解为崇尚武学,山西历代出现的名将也多得不计其数,如战国良将廉颇,汉代名将霍去病、卫青,三国名将关羽、张辽,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宋代杨家将……“商”

关于“商”字,一般都与“贾”组合,“商”指“行商”,意为流动在外从事贸易活动的人,“贾”意为店铺售货之人。从商之人,称为“商人”,最初指“商朝之人”,周朝建立之初,商朝留下的遗民,地位低下,大多为社会最底层。因迫于生计,一没有政治权利,二没有可耕耘的田地,所以只能靠买卖为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既是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商业活动中心,商业贸易十分频繁。李唐王朝兴起于山西,资助李渊、李世民父子于太原起兵的山西文水县人武士彠(yuē),便是以经销木材致富的,其女儿就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士彠(yuē)

“晋”即尚武,“商”即行商,孕育晋商的山西大地一定会再绽放出商业文明的灿烂之花。

声明:本文章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