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商鞅变法强秦,却鲜知他的计谋才是秦国得到发展的外因

战国时期国家与国家之间经行大的兼并战争,秦国位于山东想争霸中原根本没有机会,按照实力来说秦国还是比较强大的,周平王当初封秦国国土面积的时候,这些土地只是名义上的秦国的国土,其实早就已经被犬戎占领了,一代又一代的秦国人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土地慢慢的回收到自己的手中,可是秦国想东扩却没有任何办法,原因是东面有比秦国强大的诸侯国,春期的时候是晋国,遏制了秦国东扩百年机会,战国后是魏国,秦国尝试和魏国打过,可惜屡战屡败。

公元370年,魏惠王开始指掌国家大权,他的祖父魏文侯时就开始吴起变法,重用李悝等人,大胆的对经济进行改革使得人民富裕国库充盈,改革上层结构使得国家机构的效率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变法和改革魏国的势力成为七国中最为强盛的,魏文侯取消对韩、赵用兵,毕竟他们三国之前都是晋国的,修好上下关系。魏文侯的争霸却是攻打齐国攻占齐国大量的土地,最重要的就是派吴起为大将攻打秦国,他们的目标不是秦国的河西土地而是灭掉秦国。

魏国对秦国用兵秦国节节败退,魏文侯在位的三十八年期间,秦国失去了河西所有的土地(河西是秦国唯一的平原,自此秦国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和税收产区),到秦孝公即位之时,秦国的内斗不断,国内经济停滞不前,东面魏国虎视眈眈一心想灭掉秦国,秦国面临奔溃的边缘,为了使得秦国强盛秦孝公必须变法图强。

魏国则经历了三代人努力已经成为中原的唯一霸主,魏惠王继续选贤任能,重用庞涓,国家强盛到了顶峰,秦国在秦孝公的带领之下慢慢的走向正轨,可是魏国的强大依然像鸿沟一样死死的卡住了秦国的东扩可能性,秦孝公为了修好与魏国的关系派卫鞅为特使出使魏国,此时的卫鞅刚入秦不久,秦国的改革才计划中。

卫鞅见到了魏惠王于是就请求魏惠王主持天下大事,魏国是天下的共主,秦国愿意推举魏国为天下共主,魏国应该举行一次重大的会盟,把秦、楚、齐、赵等大国集合到一起,共同推举魏惠王为王(当是所有的国君都是侯,魏惠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原来几年前魏惠王把鲁国、陈国等十二个小国的国君集合一起去朝拜周天子,魏惠王一听大喜啊,他飘飘了,决定在逢泽举行会盟,会盟发出去后,周边的诸侯小国:陈、宋、鲁等纷纷参加,韩、赵、秦等大国也参加其中。

但是楚、齐两国根本不搭理魏国,会盟结束后魏国和齐国翻脸,两年后魏惠文攻打韩国,韩国求助齐国,齐国并没有着急派兵去救韩国而是等魏军与韩国交火的时候,齐国在孙膑的带领下十万大军进攻魏国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得知后火速回大梁,韩国之围被解除,庞涓对自己师弟偷袭他的事情很是恼火,于是大军追杀齐国,加上之前齐魏翻脸,魏惠王全力支持庞涓,孙膑用计使得庞涓大军全部覆灭,庞涓自杀而死,庞涓大军是魏国的主力,消息传到秦国,秦孝公果断出击攻占魏国安邑(魏国旧都)。

魏国的衰败表面是孙膑战胜了庞涓,可是计谋是商鞅出谋划策的,他利用会盟转嫁了魏国对秦国的仇视,使得魏齐翻脸,秦国利用难得的机会进行变法,还抓紧机会占领了安邑,魏国求和把河西所有的土地都割让给了秦国。正是因为有了这河西土地才会使得秦国的变法成功,否则光靠秦国的丘陵地带,秦国没有粮食主产区如何强大。卫鞅之能才是绝古第一人。

作者坚持将原创作品分享给大家,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